“你知道吗?我前任简直是个行走的‘自我中心’教科书。”林夏坐在咖啡馆的角落,手指轻轻敲着马克杯的边缘,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和嘲讽。她对面坐着刚失恋的朋友苏悦,正用吸管戳着杯底的珍珠,一脸好奇地抬头。
“怎么说?”苏悦放下奶茶,坐直了身子。
林夏叹了口气,眼神飘向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幕,仿佛那些回忆也随着雨滴一起落下:“他总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人的情绪都得绕着他转。比如,约会迟到半小时是‘因为临时有个重要会议’,而如果我迟到五分钟,他就会冷着脸说‘你连时间观念都没有’。”
场景一:纪念日的“独角戏”
林夏和前任交往的第一个纪念日,她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策划。她选了一家高级法餐厅,订了靠窗的位置,甚至偷偷学了前任最喜欢的红酒搭配。然而,当天晚上,前任却姗姗来迟,手里还攥着手机,一脸不耐烦:“公司突然有急事,我忙到现在。”
林夏强忍着失落,挤出一个微笑:“没关系,工作重要。”
可接下来的晚餐,前任全程心不在焉,不是低头回消息,就是突然接起电话:“嗯,对,这个方案得改……你让市场部重新做一份。”林夏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觉得自己像个透明人。
“他甚至没注意到我换了新发型。”林夏苦笑,“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他所谓的‘急事’,其实是和同事讨论游戏攻略。”
场景二:朋友圈的“表演艺术家”
自恋型前任的另一个特征,是永远活在朋友圈的“完美人设”里。林夏的前任尤其热衷于此。
“他发合照永远只P自己。”林夏翻出手机相册,指着一张旧照,“你看,我脸上的痘印都没修,他倒好,皮肤磨得像剥了壳的鸡蛋。”
更过分的是,前任总喜欢在朋友圈“不经意”地炫耀自己的“优秀”。比如,他会发一张加班的照片,配文:“又加班到凌晨,努力的人最帅。”或者晒一张健身照,写上:“自律给我自由。”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评论了一句:‘你最近好像瘦了?’结果他秒回:‘哦,是P的,毕竟要给粉丝留个好印象。’”林夏翻了个白眼,“粉丝?他那些点赞的,八成都是微商和代购吧。”
场景三:情绪的“暴风眼”
自恋型前任的情绪管理,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林夏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他会因为什么小事爆发。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忙,没及时回复他的消息,他直接打来电话质问:‘你是不是不在乎我了?’”林夏揉了揉太阳穴,“我解释说在开会,他居然冷笑一声:‘借口,你就是不爱我了。’”
更离谱的是,前任还喜欢把自己的情绪归咎于别人。比如,他工作不顺心,就会怪林夏“不够支持他”;他打游戏输了,就会骂林夏“打扰他发挥”。
“最可怕的是,他永远觉得自己没错。”林夏叹了口气,“有一次我们吵架,他居然说:‘你要是能像我一样优秀,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矛盾了。’”
场景四:分手后的“消失术”
自恋型前任的分手,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又带着一丝“施舍”的意味。
“他提分手那天,我正在厨房给他煮面。”林夏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他坐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我们分手吧,我觉得我们不合适。’”
林夏愣住了,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想问为什么,却发现自己根本问不出口。因为前任已经起身,拿起外套,像完成一项任务一样,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早就找好了下家。”林夏冷笑,“分手后,他还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张风景照,文字是:‘告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总结:自恋型前任的“饲养”误区
林夏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人在恋爱中踩过的坑。自恋型前任之所以让人痛苦,是因为他们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伴侣当成满足自我需求的工具。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永远在‘喂饱’他的自恋,却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爱。”林夏喝完最后一口咖啡,眼神里多了一丝释然,“但这也是一种成长。至少,我学会了在下次恋爱中,不再做那个‘默默付出’的傻瓜。”
苏悦点点头,突然笑了:“所以,你打算把这段经历写成书?”
林夏挑了挑眉:“为什么不呢?说不定,还能帮到更多像我一样,在自恋型前任的‘饲养’中迷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