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第三种方法
——看

下面所讲的或许与之前所讲的不尽一致。我曾在之前的章节讲过,我们眼中平面国里形形色色的物体都是直线段。要是你留意了我的暗示,你会明白平面国的人绝不可能通过视觉器官来辨别人或是辨认他们所属的阶级。而现在,我却不得不向你们解释我们是怎么通过“看”来相互辨认的,也就是辨认人的第三种方法。

读过上一章节的读者已经了解到两种辨人的方法——听和触摸。想必你已经注意到了这类描述:触摸并不是人人通用的方法,而是“低下阶层采用的主要方法”。事实上,“看”的方法也并非人人通用,而是只适用于气候温和地区的贵族们。

平面国长年有雾,只有那些干燥炎热的地区是没有雾的。多亏了雾的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阶级的人们才有用视觉辨别彼此的能力。在你们空间国,雾遮天蔽日,让人的心情低沉无比,还对身体有害,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然而我国居民却认为雾是自然的馈赠,是和空气一样重要的东西,是艺术的养育着,是科学的母亲。好了好了,我还是不要再为雾的好处唱赞歌了,接着讲我的意思吧。

如果没有雾,我们眼中所有的直线段都是一样的清晰,难以辨认。而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我国气候干燥的地区和空气比较清澈的郊区。当浓雾弥漫,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比方说看3英尺 外的物体就不如看2英尺11英寸外的物体清楚。在连续的精心试验和观察之后,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明暗和清晰的程度来准确得出它们的形状,这样就能知道我们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要想表达清楚,累赘笼统的语言比不上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迎面走来两个人,假设他们中的一个是商人,也就是等边三角形,另一个是五边形的医生,我该怎么区别他们所在的阶级呢?

接下来的说明相信空间国多少学过点几何学的孩子都能弄懂。如果我将视线挪到某个位置,平分迎面而来的陌生人的角,即点A,那么离我最近的两条边CA和AB与视线的距离就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我眼中会出现两条等长的线段。

在代表商人的图(1)我将看到什么呢?自然是线段DAE。点A离我最近,所以是最亮的,而以点A为端点的两条线段AC和AB因为被雾掩盖,会很快变得暗淡,导致我眼中商人的两个端点D和E看不清楚。

图(2)表示医生,我看到线段D’A’E’,点A’同样是最亮的,但点A’两侧的线段A’C’和A’B’被雾掩盖的速度并不快,变暗的过程也比较慢,我眼中医生的两个端点D’和E’就比商人的两个端点清晰。

通过这两个例子,你应该了解到平面国里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是怎样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看”出哪些人属于中、低阶级。空间国朋友,要是你对这个概念已经清楚,或者,你至少能承认这个概念的可能性而不是排斥、觉得我完全是在说谎,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要是你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我恐怕只会让这个概念变得更复杂。上面两个例子能说明我是怎么看出自己父亲和儿子的。但是这两个例子算是特殊的,缺少经验的年轻人只凭这两个例子大概会觉得用视觉辨人挺容易的。如此一来,我必须指出,用“看”来辨人的问题在生活实践中是复杂而微妙的。

比方说,要是我那三角形的父亲向我走来,有可能是用边对着我而不是角,要不是我要求他转个身或是干脆自己绕着他走几步,我就要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一段直线,也就是一个女人。同理,要是跟我那两个六边形孙子中的一个走在一起,当我从正面看着他的一条边,就会看到上图里发亮的完整的边AB,毕竟这条边的端点也是明亮的,旁边两条短线段CA和BD则向着点C和点D的方向渐渐减弱了亮度,变得暗淡。

不过,关于这些问题不能再作详细阐述了,我得就此打住。当在舞会或私人学术宴会等场合来回走动,或旋转或前进或后退,该怎样用视觉分辨身边以不同方向转动的高级多边形们?这是我国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日常问题。要是说这个问题是对高级知识分子智商的考验,恐怕连空间国最优秀的数学家都会赞成。这正是我国著名学府温桥大学成立巨额基金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学校聘请知识渊博的几何学教授定期开课,向来自各省的佼佼者们传授视觉辨认里静态和动态的知识和技巧,这种课每期的学生都很多。

能花时间和金钱来学习这项高端技能的只限于最高贵的富家子弟。在一大堆转动着的高级多边形之间走动,有时候连我也觉得迷茫,要知道我可是一个有地位的数学家,还是两个前途无量的完全规则的六边形的祖父!在那种场合,我尚且如此,想必普通的商人或下等人肯定会像你们读者突然身临其境那般困惑。

当你置身在那些高级多边形中,无论从什么方向都只能看到一段直线,而且直线上不同位置的亮度还总是不停地作无规则变化。即便你已经在大学里学过了五边形或六边形的第三年课程,还熟练掌握了该学科相关理论,想要在上流社会的聚会场所中来回走动而不碰撞到社会地位比你高的人,你还得依靠多年的经验。毕竟那些人认定“触摸”是不合礼节的,他们优越的教养和家庭出身能让他们看出你的行为举止,而你却对他们知之甚少。简单地说,只有自己是多边形,才可能在多边形的社会里举止得体。这些道理至少是我从自己惨痛的经历里悟出来的。

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你会逐渐避免“触摸”的习惯,发展出色的“看”的技能,这技巧甚至成了一种本能。就像你们空间国的聋哑人在使用手语后就再也学不会有用的唇语一样,我们国家的人一旦在年轻的时候使用了“触摸”辨人的方法,就再也没有准确使用“看”这种方法的可能了。

正因如此,“触摸”的方法在上流社会是不被提倡甚至是被完全禁止的。上流社会的孩子们到专门的贵族学校上学,而不是在公立小学学习“触摸”的技能。在我国的著名大学里,“触摸”被认定是严重过失,初犯将被停学,再犯则面临着开除学籍的惩罚。

“看”的方法对于底层阶级的人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普通商人没钱送孩子去进行抽象学习,何况这学习将耗费孩子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穷人家的小孩从小练习“触摸”的方法,也因此变得活泼早熟。与他们相比,多边形孩子显得呆板、幼稚、散漫,跟没受过什么教育的年轻人差不多。不过,一旦多边形孩子从大学毕业,用理论指导实际生活,将会如重生般,整个人脱胎换骨,然后用很短的时间在技能、科学或社会事务等各个方面赶超那些三角形对手。

大学期末考试或毕业考试不及格的大学生是极少数。这些失败者的处境相当艰难,上层阶级不接纳他们,底层阶级看不起他们。他们没有多边形文学学士或硕士那样成熟而训练有素的才干,也没有年轻商人与生俱来的早熟和足智多谋。他们不能找到专业工作或在政府任职。他们也很难找到另一半,虽然大部分地区对他们的婚姻并没有明文禁止。这一切都因为经验表明,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后代也会像他们一样不幸和缺乏天赋。

这些贵族阶层的废物是害群之马,危害极大,他们领导了历代的大型骚乱和暴动。因此,越来越多开明的政治家认为:要真正地为人民着想就得全面压制这些通不过大学期末考试或毕业考试的大学生,对他们要立法处置,或判他们终身监禁,或判他们安乐死。 uVqXune43UVzOczCPDA0/ltdEV+g8luo1LjgYOvjJSfLIZoF2nIAfKZ9zrUWdq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