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花上一生去实现的三个目标

读到这里,你心中是否会有一些疑问?

如果工作是“为了他人(社会)”“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三个目标要一起实现,是否太难了呢?

没错,现实中,我们确实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如果“为了家人”——就要优先考虑工作的收入,那么我们可能就会为了多赚点钱,辞去自己喜欢的工作,可能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为了自己”——追求自己想要做的事,我们就很难顾及收入,也做不到“为了家人”。

如果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取生活费”,我们可以趁着工作间隙和休息日,开展志愿活动,扩展个人兴趣;如果认为“虽然做着喜欢的工作,但收入很少”,就做兼职,不够的生活费就靠副业来补足。

我想提出的建议是,不管花多少时间,我们最终都要 走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即便眼下很难,但只要准备个五 年、十年,一切皆有可能。

女性的人生中,有结婚、育儿、照顾父母、工作变动等易变的因素。

就算二十多岁时“为了自己”而努力工作,可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到了三四十岁,很多人都以家庭为中心了。然后,等到孩子长大,女性终于可以放手了,开始想要追求“自己能做的事”,到了五六十岁,“为了他人”而开始想要做点什么。

有时候把“为了家人”放在第一位地工作,有时候“为了自己”而学习和工作……事实上,不同的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是常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以“为了他人、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这三点为工作目标,所以就算是某段时间侧重于其中一个,也可以作为特殊阶段的目标而接受。

我知道有一位女性,靠做巴士导游工作认真存钱,去美国留学学语言。之后,她利用学到的翻译能力,在外资企业就职,与一位同事结婚,有了孩子。现在,她依然快乐而充满意义感地工作着,这时候,她的工作更多是为了他人。

还有一位女性是单身母亲,她说:“我现在为了孩子而做着营业的工作。但是,等8年后孩子成年了,我想开一间咖啡店,做有机料理。”于是,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料理。

朋友的母亲,三四十岁的时候是家庭主妇,到了五十岁,去美国的大学留学,学习心理学,成为临床心理师,六十岁的时候正式开始了临床心理师的事业,如今她已年过七十岁,作为能说英语的心理师,请她进行心理辅助的在日外国人络绎不绝。

通过她们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他人(社会)”“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这三个目标是可以不断调整的,不需妥协也能实现。

重要的是,要对未来审时度势,做好准备。

现在,就算是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的人——非正规雇佣的单身女性、专职主妇、临时员工,只要有中心、有重点地坚持努力,五年、十年后,这些人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

最要不得的工作方法,是安于现状,无所作为。

十年前,我在快进入四十岁的当口,从小地方来到东京,既没有工作也没有门路。我做了一段时间的派遣社员和兼职,虽然昼夜都要工作,但我的心情却很愉快,也能享受手上的每一份工作,因为我有目标: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对他人有用的“码字”的人。

渐渐地,这个目标实现了,如今我就算不做别的工作,也能够生活了。

虽然家人不需要我在生活上的支持,但我却想着“趁父母还在世,要让他们看到我的工作成果,让他们安心”,这份心情成为我心灵的支柱。我出了多册书籍后,父亲去世,我想这也能给他些许安慰了吧。

只要心存重要的“目标”,不管现在做的是什么,都将 成为“手段”。

不应当只为了自己,还要为了别人而工作,生命才有意义。“为了他人、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这种让所有人都幸福的工作信念,是我们一生都要努力去实现的。

消除贫困、孤独与不安的要点

04

对未来审时度势,做好准备 CJ8h2xTnvop03nE2KKYg1kahN5jIcAuls90V33I6GLO6sUV+A+nJWCHKeK1K1i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