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神明

印度神话认为,宇宙中虽然存在众多神明,他们拥有多个化身,以多个名字长存于世,且为众人所知,但也只是宇宙秩序的组成部分,而非宇宙的指引者。唯一永恒的只有梵,其他所有神明及万物都归属于梵,且终将走向灭亡。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常被认为是三相神,这意味着他们是同一位神明的不同分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如果将三相神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进行对比,这种做法则是不明智的,是对印度神话内核的肤浅理解。

梵很难被定义,只能用最具有迷惑性的词语来形容,它代表绝对真实,是宇宙精神,超出了凡人的理解范围。有信徒认为,梵与毗湿奴的关系恰似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因为毗湿奴在尘世中表现为化身(非毗湿奴本体),所以将毗湿奴看作梵在天界的化身也并非不合理(亦非毗湿奴本体)。

梵是否区别于宇宙,是否在宇宙这个独特实体里无所不在,是否与宇宙本质上并无不同,各派别没能就这些问题的答案达成一致。最终,他们假定世间万物都是梵的一部分,独立存在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我们的灵魂始终无法了解周遭的一切,所谓认知不过是一种错觉。

什么是神话?

一般说来,“神话”通常是指虚构或严重偏离现实的故事。当然,我们也可以给它添加与超自然或宗教事件有关的元素后用作“事实描述”。将故事描述成神话并没有否认故事本身的真实性,不过是为其贴上一个具有辨识度的标签,来表明故事中添加了超自然或宗教的因素,而不属于真实历史而已。

梵是否直接介入了尘世间的事务,这一问题还有待商榷。如果毗湿奴是梵的化身,那么毗湿奴在凡间显灵就可以理解为是梵的介入。应该说,世间万物皆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神明还是凡人,任何个体参与任何事务都会受到梵的驱使。梵创造的宇宙法则催生出相应的执行者,他们负责管理尘世,这也许就是梵干预尘世的题中之义。萨哈兰·达摩(Sadharana Dharma)是印度教中一套约束众人行为的基础职责体系,它引导神明和凡人向上、向善。这一系列善举可能正是梵对宇宙的介入,但这种介入并不是单刀直入的;反之,梵创建了一套介入框架,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光明磊落、行善四方、宽宏大量都可以累积善缘,陌生人的帮助或仁德君主的伟业都可以归功于梵。

尽管如此,梵却并不像印度教或是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明那样家喻户晓。尘世间没有流传梵与巨蛇打斗、捣毁恶徒巢穴的故事。梵是宇宙,也是宇宙中的一切。与此同时,梵并不特指任何事物。有人可能会认为,浩瀚无际的宇宙能够以凡人无法理解的规模运行,这一切都是梵的功劳。但我们的认知不应该仅限于此,因为我们能够感知到宇宙中众神的行为。神明确实拥有强大的神力,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尽管我们无法理解宇宙的全部内容,但略知一二还是有可能的。 YqlIZrTRTmWDjh7uEmtMB2P2GQ5kixuUdfQfhfNlPds4qP92MFYfsfbP4bn3u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