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婆

“提婆”一词原意为地位卑微的小神或仁慈的神仙。提婆众神的神力大小不一、等级高低不同,但大部分都是不入流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但他们乐于帮助和保护凡人,以此换得所需的供奉和膜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婆是与凡人共生的。

有一些提婆的拟人化程度堪比人类,也有一些提婆拥有多头等奇异的特征,还有一些提婆的形象是模糊不清的,这与资料来源不同有关。《梨俱吠陀》中一共提到了33位提婆(包括某位神明的不同化身或分身),其他资料中提及的提婆数量则更为庞大。

提婆可能与道德观念或祭祀仪式有关。有一些提婆是自然界里某种事物的拟人化身,如雨、火或太阳。虽然最伟大的提婆被尊称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但能够比肩其他神话里的天神、众神使者和守护神等地位的提婆则少之又少。

神力堪比创世者的提婆与神力薄弱的提婆之间的区别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即便是最伟大的提婆也诞生于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凡人。因此,“世间唯梵永恒”这一观点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印度教到底是多位相似的低阶神明构成的一神宗教(如由提婆众神构成),还是诸位神明各司其职并由最伟大的神明统领的多神宗教(与观点本身吻合)?

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梵是否可以被当作一般意义上的神明?关于梵最简单的理解是,它不仅是神明与凡人共同栖息的宇宙,而且是统领他们的规则,也是宇宙本身的规则。提婆则可能是某个宇宙中最伟大的生灵,并始终在那个宇宙中竭尽全力帮助凡人。因此,提婆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但与梵并不相同。

也许是因为凡人太微不足道了,所以无法与梵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而提婆恰好扮演了中层管理者的角色,维持宇宙运行,守护凡人平安。果真如此,那么众生无法掌控错综复杂的梵,而可以驾驭提婆便讲得通了。然而,梵有时也被认为是毗湿奴,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在这种设定下,梵直接掌管宇宙,不以根本法则的形式存在。但这是否诠释了整个梵或者梵的一部分,一切还有待商榷。

这幅壁画来自柬埔寨,描述了阿修罗和提婆共同搅拌乳海以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在整个过程中,无数宝藏和凶险从海洋中不断涌现。

印度教各派别的信徒对提婆的看法差异较大:有人认为,所有的提婆都是梵(或毗湿奴)的分身,膜拜提婆与膜拜至高无上的神明并无二致;也有人认为,提婆根本就不值一提,所有的供奉都应直接给予毗湿奴;置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派则认为,膜拜提婆虽不是正道,却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至高无上的神明在接受供奉的同时也通过提婆给予了人类福报。 lf5TPlNzulMNXMbov54FRWo817e49iKdoL3+XteQN60XXoFG0yT/ZfdAQ1r6cjQ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