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宇宙的性质

关于宇宙的性质,印度神话试着给出了诸多合理的解释,但有时它们会自相矛盾。据相关资料记载,宇宙共由五种元素构成:以太(或空间)、风、火、水和土。主神用这些元素创造了宇宙实体,并劈开天地,将太阳置于天空之上。但神明或自然的力量并不能保证宇宙处于正常状态,诸如昼夜交替这种自然循环的延续都是以凡人的牺牲为代价的。

不同时代的印度神话讲述的宇宙可能拥有一些基础差异,比如领域及生灵的数量。神话中提到的多元宇宙是指无数个宇宙实体,每个宇宙实体都拥有自己的湿婆、毗湿奴及其他神明。当然,任何一个神话体系都有其自相矛盾之处。以吠陀时代的传说为例,有些传说认为世界包含两个领域:大地与天空;有些传说则认为世界包含三个领域:大地、大气与天堂。今天,印度人普遍认为宇宙大致包含三个领域:天界(Svarga,指天堂)、人间界(Prithvi,指尘世)和地下界(Patala,指阴间)。

迦尔吉(Kalki)是毗湿奴的第十个化身,是一名骑着白马的战士,现身于争斗时代晚期,他铲除了世间的一切恶灵。

南赡部洲是凡人的居住地,位于海洋中同心圆状岛屿的中心位置,其上是天堂,其下是阴间。而只有在婆罗多伐娑,人们才能修习超脱之道,获得羯磨。

吠陀时代的后期著作对凡人的世界也进行了细分。据《往世书》记载,尘世由一系列呈同心圆状的土地构成,中央有一座山,名须弥山,山的顶部比山的底部更宽,有众多平原环绕。处于正中位置的是南赡部洲,也被称为“阎浮提”,形似圆环。同时,环绕四周的诸多地域以一个圆环包含另一个圆环的形式出现,每个外层圆环都比内层圆环大一倍,其间由海洋隔开。最外层的圆环置于淡水之海,远离宇宙边缘的金色领域。除此之外,世界漆黑一片,一直延伸到宇宙之卵的边缘。 7bRqtQClRDzvQXTUIgBQqVA6LTCNdvyFe2K+9Hzz9aA0yIgyWPwZJLmCfuIu0T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