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俱吠陀》中提到了金卵(Hiranyagarbha),即宇宙之卵(或宇宙之子宫),是她孕育了造物主。这位神明在不同的故事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的创世故事;有些名字是用来描述其存在,而非定义其存在的。
在《罗摩衍那》中,阿周那(Arjuna)成就了自己的伟业,他的战车由奎师那(Krishna)驾驭。奎师那是毗湿奴(Vishnu)的化身,他教导阿周那学习哲学和宗教,将其带到真实及虚幻之地。
无论如何命名,宇宙之卵内部的神明都被认为是诸神之神,即万物之主。
宇宙之卵内部的神明被称为“生主”(Prajapati),也就是造物主,但他不一定是宇宙的创造者。由于肩负着守护生命的重担,很多神明都以生主为名。因此,凡是提到宇宙之卵包含生主,都可以理解为它包含了“一个创造者”,生主并非特指某个具体的存在。生主常常等同于梵天,他与毗湿奴、湿婆组成了三相神(Trimurti),他们可以创造、维持和摧毁宇宙。
无论如何命名,宇宙之卵内部的神明都被认为是诸神之神,即万物之主。他在卵内部修炼一年后,宇宙之卵会分裂成两部分,一半是上界,指的是天国古域;另一半是大地,即尘世。为了继续掌控这个世界,梵天又创造了七位神明。在某些版本的神话中,梵天先是变成了毗湿奴,肩负起保护世界的责任;后又变成了湿婆,随时随地准备摧毁这个世界。
另有一个创世故事也讲述了三相神的相互转化。湿婆摧毁宇宙之后,世界便成为一片汪洋,海面上漂浮着一条名为阿难陀(Ananta)的毒蛇。毗湿奴酣睡之时,阿难陀便在一旁守候,直到他创造出新的宇宙。就这样,毗湿奴的肚脐上生出一朵莲花,梵天出现了。毗湿奴后又指导梵天造宇宙、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