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十八章 小叔,你是不是遇到啥机遇了

厨房里,孩子们分别拿着碗排队打饭,就好像回到了吃大锅饭的时代。

赵红秀掌勺,由她来分配大家的伙食。

“这大棒骨有大有小,但相差也不是很大,一会儿我分到什么你们就吃什么,谁也不准挑,不然就给我饿肚子。”她看着排起长队的孙子孙女,手持锅铲语气严肃道。

孩子们也都很懂事的连连点头,李宝柱的肚子早就唱交响曲了,他迫不及待道:“奶,您快给我们分吧,我们这都饿死了。”

他是老李家的长孙,排在最后一个,年龄最小的朵朵站在最前面,她手里的碗比她的脑门还大。

由于个子不够高,她看不到锅里的肉菜,但能闻到肉香味,她仰起头看着奶奶,紧跟着宝柱哥哥道:“奶奶,吃肉肉!”

赵红秀刚想说宝柱几句,就听到宝贝孙女糯糯的声音,立马换上了慈祥的笑容。

她接过朵朵手里的碗:“好,奶奶这就给你盛大棒骨吃,咱囡囡今晚吃的饱饱的。”

说完,她就往碗里盛了一根棒骨,又往里面盛了两块巴掌大吸满了汤汁的面饼子。

“谢谢奶奶!”朵朵奶声奶气的道谢。

“咱囡囡真有礼貌,不过这个你端不稳,让你妈喂你吃。”赵红秀说着,把碗递给了四儿媳妇杨蓉。

杨蓉端着碗,带着朵朵到一边去吃了。

接下来,赵红秀一个接着一个的忙碌起来。

“奶奶,我要多一点酸菜!”

“奶奶,我要多一点汤!”

“奶奶,我饭量大,多给我几块面饼子呗!”

孩子们站在灶台前,看到奶奶给自己盛大棒骨,一个个提着自己的要求。

只要孩子们的要求不过分,赵红秀都尽可能的满足,她做这么大一锅,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吃饱。

接碗的时候,孩子们没忘了谢谢奶奶,这才各自找位置,大口大口啃着棒骨,再时不时咬上一口面饼子,喝上一口肉汤,吃的那叫一个满足。

给孩子们盛完,赵红秀感觉自己的手臂都酸了,她看着锅里少了一大半的肉菜和面饼子,从来没想过,有一天盛饭都会成为一种负担。

不过看着孩子们吃的香,脸上洋溢的幸福的笑容,那种疲惫感一下子就消失了。

“好了,孩子们都吃上肉了,现在轮到咱大人了,你们都拿碗过来。”赵红秀对着丈夫和儿子儿媳妇们笑道。

“海洋,你先盛。妈一会儿给他挑个最大的,要不是他咱们也不可能吃的这么好。”赵玉国把海洋推到了最前面。

李海洋刚要拒绝,老二更干脆,直接夺过他手里的碗放在灶台上。

等李海洋反应过来,赵红秀已经给他盛上了最大的一块大棒骨。

这也是她特意留到后面的,并不是她有意偏心海洋,但如果不是他,别说是吃肉吃大棒骨了,就是长虫的米都吃不起,一家人还整整齐齐的饿着肚子,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

“海洋,这个家就是因为才越过越好的,最大的棒骨理应你来吃,你要是不吃,我们这吃的也不得劲,你就不要推脱了。”李爱国看出海洋想换跟小点的想法,赶在他行动前开口道。

见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李海洋也不想让家人有心理负担,当即咧嘴一笑:“那成,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他就啃了起来,吃完还不忘夸他妈的厨艺好。

赵红秀笑呵呵的给自家老头子和儿子儿媳妇盛,最后一个才到她,如果有人认真看,会发现她的那块最小,肉也最少。

可赵红秀依旧吃的很香,只要孩子们吃的好比什么都重要。

“奶,我吃完了,锅里还有吗?”宝柱端着空碗走到赵红秀身边问。

他正值长身体的时候,不仅胃口大,消化的也快。

以前也就是家里条件不允许,不然他一顿能干三大碗米饭。

刚刚吃的大棒骨好吃是好吃,就是骨头占据的大部分,吃完那点肉和几块面饼子,根本不顶饱,反而让人越吃越想吃。

赵红秀喝了一口肉汤,这才点了点头:“锅里还有面饼子和酸菜汤,你自己去盛点。”

宝柱给自己盛面饼子的时候,几个小一点的弟弟妹妹也吃的差不多了,都跑来续碗。

想着大家可能都不够吃,原本他盛了四个面饼子,后面又放了两个回锅里,继而盛了点汤,这才走到小叔身边蹲着一起吃。

厨房里的油灯并不是亮堂,甚至风穿过墙的缝隙钻进来的时候忽明忽暗。

但老李家人的脸上,都闪烁着幸福又满足的笑容,这比成千上万盏油灯还要明亮。

“小叔,你是不是遇到啥机遇了?”喝着汤的李宝柱突然问。

李海洋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但面上不显只是故作不解:“什么什么机遇?”

“这我哪知道,只是我读书那会儿,看过不少小人书,里面的主人公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奇遇故事,像什么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因为某种机缘,成为了什么商业大亨,赚了好多好多的钱。”李宝柱憨厚的笑道,只因他也觉得这想法太天马行空了。

李海洋也是毫不客气地用筷子敲了敲他的头:“你小子,让你上学时叫你好好读书的,不是让你看这些不着边际的外国书,难怪读个几年宁愿放牛都不肯读了,我看就是被洗脑了。”

虽然宝柱也算是误打误撞猜中了,但这种事太过于匪夷所思,李海洋并不打算说出来,至少目前不会让家人知道。

宝柱摸头问:“多点想象力有什么不好的,我就不信小叔你上学没偷偷看过这种书。”

李海洋立马否认:“我没有,我可是好好听课的,不然我也不会读到初中。”

他从小成绩就好,一直到初中都是名列前茅的那种,学校老师都说他有忘考上大学。

但时运不济,家乡闹起了灾荒,虽说上学要不了几毛钱,但要自带粮食粮食去学校,有时候还要买文具用品,这些都是钱。

家里已经穷的快揭不开锅了,更别说带粮食去学校,李海洋便主动提出不上学,一开始家人都不同意,说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他供出来。 mnqqhFxT02MEAMZzZVU/y7kHzFiZsGgpIx7BYbNlneuxi/zM8ySw6+1CdcJ/RU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