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供了适用于本书所有练习的通用说明,也为每项练习提供了更具体的说明。第15章还为受训者和训练者提供了重要指导,帮助他们从刻意练习中充分受益。附录A提供了额外说明,以便受训者和训练者在完成某个难度级别的所有当事人陈述后,根据需要监控和调整练习的难度,其中包括一份刻意练习反应评估表,扮演治疗师的受训者可以通过填写这张表格来评估这些练习是过于困难还是过于简单。 难度评估是刻意练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宜跳过。
本书中的刻意练习活动包括模拟治疗中的假设情境进行的角色扮演。角色扮演需要由三个人来完成:一名受训者扮演治疗师,另一名受训者扮演当事人,而训练者(教授/督导师)负责观察并提供反馈。或者,也可以由一名朋辈受训者进行观察并提供反馈。
本书为每个角色扮演练习都提供了脚本,每个脚本都包括当事人陈述和治疗师的回应示例。当事人陈述按难度从初阶到高阶进行分级,不过这些难度分级也只是一个大概的估计,实际的难度取决于受训者的主观体验,并且因人而异。例如,某些受训者可能觉得当事人的愤怒不难处理,而另一些受训者则可能觉得非常困难。因此,受训者进行难度评估和调整难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确保他们在适当的难度水平上进行练习——既不太容易,也不过于困难。
我们建议每次练习活动持续进行90分钟,大体安排如下。
·开始20分钟:导入。训练者介绍CBT技术,并与一名志愿受训者一起演示练习过程。
·中间50分钟:受训者两人一组进行练习。训练者或朋辈受训者在整个过程中提供反馈,并在每组陈述完成之后,根据需要监控或调整练习的难度(有关难度评估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附录 A)。
·最后20分钟:评估/反馈与讨论。
·每位受训者都需要自备本书。
·每项练习都需要使用刻意练习反应评估表(参见附录A)。
·受训者两人一组。一人扮演治疗师,另一人扮演当事人(练习15分钟后,两人交换角色)。如前所述,还需要一位观察员,可以是训练者,也可以是一位朋辈受训者。
训练者的主要责任如下。
1. 给出修正性反馈,包括受训者的回应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技术标准,以及任何关于如何提高回应质量的必要指导。
2. 提醒受训者在完成每一难度水平的当事人陈述(初阶、中阶和高阶)后,进行难度评估与调整。
每项练习都包含详细的步骤说明。因为每个步骤都很重要,受训者应认真遵循这些说明进行练习。
在前10个练习中,每项练习都聚焦于一个核心的CBT技术,并附有3~5个技术标准,用以描述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原则。
角色扮演的目标是让受训者能够即兴回应当事人陈述,这种回应的方式要做到(1)与当事人同频;(2)尽可能地符合技术标准;(3)让受训者感觉真实。
受训者可以拿到包含治疗师回应示例的脚本,能够对如何将技术标准融入具体的回应有一些直观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受训者在角色扮演时不要逐字逐句地照搬回应示例! 心理治疗是高度个性化的、即兴的过程;刻意练习的目标是培养受训者在一个一致的框架内进行即兴回应的能力。死记硬背脚本回应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帮助受训者学习如何针对每个当事人进行反应灵敏、真实、贴切的个性化治疗。
两位作者共同撰写了所有脚本中的回应示例。然而,受训者的个人治疗风格可能与回应示例的风格略有不同或大相径庭。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训者应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同时能够根据模型的原则和策略进行干预。为此,本书中的练习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如何让受训者有更多机会进行即兴回应,这些回应需要基于各项技术标准和持续的反馈。受训者会注意到,一些回应示例并未完全符合所有技术标准:这些回应是作为示例提供的,展示了如何在优先考虑与当事人同频的情况下,灵活运用CBT技术。
此外,每个回应示例的重点都是针对特定的技术练习而编写的。例如,根据治疗背景、当事人性质、进行中的CBT个案概念化以及治疗师偏好,治疗师完全可以(且有能力)采用以行为为中心或以认知为中心的干预方式来应对特定当事人的反应。在“与行为工作”(练习6)中,回应示例的设计更侧重于行为方面的工作;在“与认知工作”(练习5)中,回应示例则更侧重于认知方面的工作。在进行特定技术练习时,应牢记当前练习的背景。受训者在练习与行为工作时,可能会本能地做出聚焦认知的回应;反之亦然。我们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个问题;事实上,通过考虑对刺激的其他回应,并“尝试”符合CBT框架内的不同的治疗师回应,这为练习增添了有趣的变化。我们强调这一点,以便在比较个人的即兴回应和脚本中的治疗师回应时提供额外的背景信息。
角色扮演的目标是让受训者练习即兴回应当事人的陈述,这些即兴回应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与当事人同频;
·尽可能地符合技术标准;
·让受训者感觉真实。
每次角色扮演后的回顾和反馈环节包含以下两个要素。
·第一,扮演当事人的受训者简要地分享接受治疗师回应时的感受。这能够帮助受训者了解到他们与当事人同频的情况。
·第二,训练者根据每项练习的技术标准提供简要的反馈(不超过1分钟)。反馈要具体、可操作、简短,以便给技术演练留出更多时间。如果一位训练者同时指导多组受训者,训练者应在教室内来回走动,观察所有的受训者小组,并提供简短的反馈。如果训练者不在场,那么扮演当事人的受训者可以根据技术标准以及自己在接受治疗干预时的感受,向治疗师提供反馈,或者也可以由第三位受训者进行观察并提供反馈。
训练者(或朋辈观察者)应记住,所有反馈都应具体且简短,不要偏离主题去讨论理论。我们有很多其他场合可以用来深入讨论CBT的理论和研究。在刻意练习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进行持续的行为演练。
在两位受训者分别角色扮演了当事人和治疗师之后,训练者要进行评估。参与者应基于这一评估进行简短的小组讨论。该讨论可以为课后作业和将来的刻意练习活动提供聚焦方向。为此,附录B提供了一个刻意练习日志表,该表格也可以从本书配套网站下载。受训者可以使用此表格作为模板,帮助他们在与督导师进行集中训练的间隔期间,探索和记录自己在刻意练习活动中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