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本书的结构

本书在海德格尔朝向无蔽的思想道路上把握他对黑格尔的现象学阐释,将这一阐释主题化为他与黑格尔的“争辩”和“对话”。全书主体内容共10章,分为上下两篇。下面简要介绍章节安排和基本内容。

上篇“向无蔽回行”(第1-5章)尝试勾勒海德格尔无蔽之思的回行道路。

第1章具体探究《存在与时间》中的真理概念,通过分析陈述之真以及陈述的结构(指出-述谓-传达),从“符合”的真理回到存在者的被揭示性意义上的真理,进而挑明后者在生存论上以此在的展开性为基础。第2章的分析从此在的一般的展开性(在此)到本真的展开性(决断),最终落脚在作为源初的澄明的时间性,阐明此在的展开性之为源初的真理现象。海德格尔正是从此在的本真的展开性即先行的决断中分析此在的时间性作为操心的存在意义。

第3章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重要文章《论真理的本质》。这篇文章已经突出地表露了无蔽之思道路的转向特征,通过把符合论真理的特征确立为正确性,阐明自由之为真理的本质,进而追问真理之本质的可能性,最终开启从真理之本质转向本质之真理的思想空间。

第4章和第5章分别以柏拉图和赫拉克利特为例切入海德格尔晚期存在历史思想的无蔽学说。阐明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真理之本质如何在形而上学历史的发端处转变为正确性意义上的真理,又如何在洞穴内外的光照中得到实行。而对赫拉克利特那里“无蔽”的阐释则力图打开人与存在之关联的遮蔽维度。

跟随海德格尔的回行步伐,下篇“争辩与对话”(第6-10章)将专题呈现无蔽之思道路上的黑格尔阐释。

第6章处理《存在与时间》第82节对黑格尔的时间概念及其与精神之关系的讨论。这一部分由于公开发表的时间较早,并且所处的位置比较明显,一向是研究海德格尔的黑格尔阐释的主要文本。但是,我们把海德格尔的黑格尔阐释先行把握为争辩与对话这两种主题化方式,而《存在与时间》中的黑格尔阐释作为一种“反衬”,尚未形成真正的争辩或对话。就此而言,这一章的内容还只是一种“前主题化”的讨论。前主题化的阐释对于阐释的主题化具有一种准备性的意义。

第7章和第8章进入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本质性争辩。第7章展示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自身意识”章的解读,其中的关键是对黑格尔所提出的新的存在概念的剖析。海德格尔的解读止于“自身意识”章导论部分对生命诸环节的展开,而我们在第8章将接续海德格尔的解读,继续推进他与黑格尔的争辩,在真理之本质的问题语境下把握自身意识的自立与自由,并且最终由此深入否定性的本源。

从争辩所抵达的否定性之本源出发,第9章和第10章才能着眼于形而上学的开端、完成与克服,呈现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历史性对话。第9章以赫拉克利特为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之间对话的“中介”,在对话中挑明开端性思想的支配性并敞开思想重新开始的可能性。第10章则依据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一文中明确提出的与黑格尔思想相区别的三个问题来讨论形而上学的完成与克服。第10章关于形而上学之完成的讨论与第9章论及的形而上学之开端,构成了对于形而上学的整体把握。由于黑格尔思想本身构成了形而上学的完成,因此围绕形而上学之完成展开的对话同时也直接地把作为对话者的海德格尔卷入了对话之中,对话也因而仍然具有形而上学特性。这就意味着,克服形而上学的问题成了真正的难题。 QdHeFh0oP2TNLZrudQNchHA2RxvMQByXRcueQXFSJQSD7cYTX6UcfyNJhed3FU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