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问答:让DeepSeek成为你的专属导师。
大多数学生初次使用DeepSeek时,都会简单地提问,“请给我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或“帮我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这样的提问虽然能得到回答,但远未发挥AI的潜力。
让我们看看高三学生小张是如何用DeepSeek复习高考物理的。
解释一下力学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DeepSeek回应】DeepSeek的回答虽然准确,但过于教科书化,没有针对高考的特点。经过老师指导,小张学会了如何提出更有效的问题。
我是高三学生,正在准备物理高考。请帮我梳理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点,包括:① 基本概念和公式;② 适用条件和常见误区;③ 与能量守恒的区别和联系;④ 2~3个典型的高考题型和解题思路。解释要深入浅出,突出解题关键点。
【DeepSeek回应】这次DeepSeek的回答完全不同。它提供了针对高考的系统知识梳理,不仅解释了概念,还点出了考试中的常见陷阱和解题技巧。最重要的是,它给出了典型题型分析,帮助小张掌握了应对各类动量相关问题的方法。
关键提示:在学习场景中,告诉DeepSeek你的学习阶段、目标和具体需求,会让回答更具有针对性。
“帮我解答这道题”可能是学生最常向DeepSeek提出的请求,但获取正确答案并不等于获得知识。研究表明,理解解题思路比记忆答案更能促进长期的学习效果。
看看初中生小李是如何使用DeepSeek解决数学难题的。
如果f(x)=3x 2 -4x+2,求f(a+h)-f(a)。
【DeepSeek回应】DeepSeek直接给出了计算结果。但这并没有帮助小李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我在学习函数的平均变化率,遇到一道题目:如果f(x)=3x 2 -4x+2,求f(a+h)-f(a)。
我的尝试:
我把f(a+h)展开得到3(a+h) 2 -4(a+h)+2,但接下来不太确定如何正确处理平方项。请给我一个解题思路,不要直接告诉我最终答案,而是引导我理解每一步的数学原理,尤其是二项式展开的应用。
【DeepSeek回应】这次,DeepSeek不再只给出答案,而是提供了详细的思路指导:
(1)先解释了函数差f(a+h)-f(a)在微积分中的重要性。
(2)引导如何正确展开(a+h) 2 。
(3)提示如何合并同类项。
(4)解释结果与导数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DeepSeek没有直接给出最终答案,而是引导小李自己完成计算过程。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还帮助他掌握了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
学生:“这道题我不太理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过点(2,3)和(4,6),求k和b的值。”
DeepSeek:“这是一道求一次函数参数的题目。我来引导你解题:
已知函数y=kx+b的图像过两点(2,3)和(4,6),这意味着这两个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方程。
我们可以分别代入这两个点的坐标:
● 代入点(2,3):3=k×2+b。
● 代入点(4,6):6=k×4+b。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两个方程:3=2k+b,6=4k+b。
你能尝试解这个方程组,求出k和b的值吗?”
学生:“我试试看。从第一个方程得到b=3-2k,代入第二个方程:6=4k+(3-2k),6=4k+3-2k,6=2k+3,3=2k,k=1.5。
然后,b=3-2k=3-2×1.5=3-3=0,所以,k=1.5,b=0。”
DeepSeek:“很好的解题过程!你正确地使用了代入消元法来解这个方程组。
让我来验证一下你的答案:
我们得到k=1.5,b=0。
代回原函数y=kx+b,得到y=1.5x+0,简化为y=1.5x。
验证点(2,3):y=1.5×2=3
;验证点(4,6):y=1.5×4=6
。
两点都满足,所以你的答案是正确的:k=1.5,b=0。
几何意义:这表示直线的斜率是1.5(每向右移动1个单位,y值增加1.5),且直线通过原点(因为b=0)。”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理解深度、增强记忆效果。
距离考试只有一周,却还有大量内容需要复习,这是许多学生的噩梦。传统方法是通读教材或刷题,但效率往往不高。DeepSeek可以帮助你建立更智能的复习策略。
研究生小刘在准备管理学考试时,使用了以下提问:
我下周二要参加管理学期末考试,但时间有限,只有3天的复习时间。请帮我:
(1)根据管理学课程的重点和考试特点,制定一个3天的高效复习计划。
(2)识别管理学中最核心的10个概念和理论,并简明扼要地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
(3)提供2~3种有效记忆这些理论框架的方法。
(4)设计一份自测题,帮我检验复习效果。
我已有的资料:教材《现代管理学》和本学期的课堂笔记。
【DeepSeek回应】DeepSeek不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3天复习计划,还指出了管理学中最常考的核心概念及其联系,并设计了一套记忆策略和自测题。这种针对性强的辅导使小刘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了重点,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对于需要记忆大量概念的学科,简单罗列知识点通常效果有限。试试这个提问:
请将[学科]的[相关知识点]通过一个连贯的故事或场景串联起来,创建知识关联。每个概念需要在故事中自然出现,并通过情境解释其核心含义和应用。故事应当生动有趣,便于记忆。
例如,一位文学专业的学生用这种方法记忆了20世纪文学流派的特点,DeepSeek创造了一个虚构的文学沙龙故事,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在沙龙中交流,自然地展示了各流派的特点和差异。这种情境化记忆比单纯背诵的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