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秀水养生学派治学特色

1.经验总结,不务空言

明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潮盛极一时,秀水养生学派医家深受其影响,其间著作皆从实际或从中医“先未病而医之”的角度进行编纂,多为自身养生秘诀和行之有效的他人经验总结,剔除了广泛空谈者,主张人希望长寿,不要靠天命,而在于后天的努力保养。因此,养生学著作变得更加切合实际,简便易行,易于普及推广。如清代曹庭栋认为养生“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也”,他参考历代文献307种,凡有涉养生者,皆摘录并参以己见,聚之以类,于1773年始成《老老恒言》5卷。其卷四“附记”中说明其成书背景“时气怯体羸,加意作调养法。有出诸臆见者,有本诸前人者,有得诸听闻者,酌而录之。即循而行之,讫今秋,精力始渐可支……汲汲求其效,无妙术也。兹书四卷,以次就竣,因以身自体验者,随笔录记”。黄承昊在《折肱漫录》序中言“非身所亲历,口所亲尝,目所亲睹,皆不敢混载以欺人”。他提出书中所述之理、所载之方务必实在,绝不能含糊其辞。

2.旁征博引,勇于批判

《赤凤髓》作者周履靖极喜购书,为求遍览各地奇书异册,不惜散尽千金而购置。周氏有馆名“闲云”,是藏书、读书之处,称汗牛充栋也不足述其藏书之富。购藏书籍既是周氏的爱好,也为《夷门广牍》的辑刊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夷门广牍》收书上起秦汉,下迄明代,凡107种,多图文并茂,且附载序跋。王士雄曰“公余之暇,辄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随息居饮食谱》一书广采前人之说,吸收民间单方验方,并经过实践,提出新的食疗方法。清代黄凯钧在《友渔斋医话》中辑录了历代古籍所载养生各篇,并著有出处,言而有据,内容广泛。曹庭栋在《粥谱》中说:“方本前人,乃已试之良法。注明出自何书,以为征信,更详兼治。”

古代养生典籍中不乏故弄玄虚、指雁为羹,将养生学玄化者,而秀水医家鲜有此类著作,特别对唯心之论提出批判。如王文禄在《医先》一书中驳斥当时的世俗观点,提出养生并非“仙家”之流,不应视为“异端”,而与儒家养德同样重要。曹庭栋在《老老恒言·慎药》中说:“方药之书,多可充栋,大抵各有所偏,无不自以为是。” 7ZUGyYkxSiWf4sHmNHageJKsBU793Y9WMy5gHFwmcroMx1HZLk9zspW4xZ4k10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