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时病论治有寒温之争,但理论体系不明,秀水医派的王孟英通过切身经历,搜集温病论著,以《内经》之论为经,诸家之说为纬,编成《温热经纬》,更有《霍乱论》专议霍乱证治,使时病论治更加完善。秀水医派人才辈出,成绩卓然,如张千里、金子久、陈良夫、张艺成等,均从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发挥。金子久提出“热病以津液为材料”“留得一分津液,即有一分生机”;陈良夫等提出重视透邪、用药轻灵、注重养阴等观点,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温病学说。更有郭右陶的《痧胀玉衡》指出了时令急证的“刮、挑、药”三步疗法,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治急性时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