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僧道行医

释、道两教都主张尊生惜命,在关乎人民生命安危的大事上和医生是完全一致的,嘉兴地区僧道行医比较普遍,释、道文化也融入秀水医派的文化当中,如乌镇派创始人之一的僧逸舲,即把释义和医理贯通一体的医者。佛教在西汉传入我国,后来繁衍出诸多宗派,佛教借医弘佛,浙江的普陀山是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辐射浙江甚广。医学是佛教徒必修的科目,他们必须学习“医方明”,这种由释迦牟尼创建的佛门医学和经年累积起来的除病健身法内容丰富,有食物疗法、草木疗法、触手疗法、药酒疗法、沐浴疗法和发汗疗法等。寺院医药、僧侣医师等在地方志中多次出现,如嘉兴吴环照,幼年出家精严寺,精通金针术,能医瞽目,善画兰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僧医。海盐寺僧精通内科,善于调理治疗劳伤虚损、吐血干痨等病证。

古代医道相兼者,较为普遍,如《抱朴子》曰:“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道家以性命双修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对中医养生学贡献较大。明代,嘉兴医道兼精的人物仍很多,如万历年间嘉兴人周履靖,别号梅巅道人,精通养生学,所辑《夷门广牍》丛书,以养生、导引、气功、食疗为主,共录有《胎息经》《赤凤髓》《益龄单》等14种。元明之际侨居嘉兴春波门内的冷谦,号龙阳子,精于养生之术,享年百余岁,著作《修龄要旨》平正通达,是大众化的医疗养生书籍,流传很广。医与道之间相互通融,二者均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学说等为基本理论,道医文化也是秀水医派的组成部分。基于封建社会时代背景下的以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医药学,对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及医药学有着重要意义。 dgLLILrkH6iKmnkRHchAvJWXmLBASkrQIzD0Bt4adWo1zPQzgInbIqwz9zqGJo7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