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糖尿病膳食治疗的作用与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是认识糖尿病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糖尿病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消渴”“消瘅”“脾瘅”等,除医学典籍外,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亦有描述,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因司马相如之故,后世文学作品还以“相如渴”“长卿病”(司马相如字长卿)来描述糖尿病。“诗圣”杜甫在《同元使君春陵行》中写道:“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我国也是较早认识到糖尿病与饮食关系的国家,《黄帝内经》中记载:“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论述“况消渴者,因饮食服饵之失宜”。可见古人认为“消渴”病的成因与饮食失宜,过食肥甘与醇酒厚味,体型肥胖相关,与现代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我国与西方国家也有相通之处,均认识到饮食对糖尿病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消渴病治疗“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孙思邈将饮食治疗列为消渴病首选的治疗方式。在西方医学中,胰岛素诞生之前,饥饿疗法是糖尿病患者唯一的有效选择,当时的医生还会给糖尿病患者开具厌食药物,如锑剂,来限制患者进食。随着医学的发展,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不断推陈出新,但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的作用一直被认可,并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开展被挖掘出多方面的益处。 qrQkUedtwS/5iapjC2etIcV6HqpD+m+mZ2k57vymGWssHAy2wBZ2vZzIVdax/x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