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率地说,写一本关于DeepSeek应用的书很有挑战性。这样的书,很容易写成关于 AI 各类使用场景的简单罗列。如果是这样,那么把“DeepSeek”换成任何一个AI大模型的名字,书的内容几乎都能自圆其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的是,看过本书的人都能清晰地了解到DeepSeek和其他AI大模型到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性格”和“缺陷”,并能够充分利用DeepSeek的独特性。同时,很多读者还从未认真、系统地使用过AI,如何写出能让更多人看懂但又有针对性的DeepSeek图书,是很大的挑战。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各个领域、不同需求的个人和企业都能有所启发。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不仅讲解了DeepSeek模型自身的发展历史及优缺点,还简单梳理了整个生成式 AI 领域的关键概念和发展历程,让你能够对 AI的发展脉络及能力边界有更清晰的认知。针对DeepSeek的开源特性,我不仅会谈及DeepSeek的使用,还会介绍DeepSeek本地部署及在企业中的使用场景。我希望你不仅了解DeepSeek在各个使用场景下的提问技巧,同时还“知其所以然”,了解推理大模型(深度思考模式)和非推理大模型在提问逻辑上的本质区别。我还会教你如何使用DeepSeek搭建自己的AI知识库,构建自己或企业的专属AI助理。
这本书给出的大多数内容都不仅限于DeepSeek-V3和DeepSeek-R1模型使用。虽然DeepSeek的模型肯定会继续快速更新,其他公司也会诞生更多更好的AI大模型,但是本书提供的AI常识、提问技巧、使用场景,以及本地部署AI大模型和构建知识库的方法,适用于绝大多数AI大模型。我希望你看过本书之后,能在脑海中对AI的发展现状、应用场景及实际落地方法有系统性的理解。
程希冀(C哥)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