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拆解衡量标准

在教育戏剧教师培训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环节,叫作“空”。

在教育戏剧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一个设计分为一百分的课程,如果遇到一般的教师,只能发挥出六十分的效果,如果遇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有可能发挥出一百二十分的效果。比满分还多出来的二十分,来自教师全然开放的心态和全然清晰的“看见”。要达到这样的开放度和清晰度,就需要老师以“空”的姿态进入课程。

一、衡量标准——空

所谓“空”,绝不是空无一物,而是要让自己处于一种更加包容、开放的状态,进而可以看见更多、思考更多、接纳更多、给予更多。

“空掉”的是限制性思维,比如爱的限制、亲密表达的限制、拒绝的限制;“空掉”的是隐藏性障碍,比如信任障碍、沟通障碍、干预障碍、尺度障碍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空”呢?人们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冥想。

冥想是一种简单的、世俗化的、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可用来调整大脑活动。冥想时,闭眼、睁眼都可以,关注呼吸或观想某个身体部位都可以,想着中午吃什么,想一下领导意味深长地看了你一眼是什么意思,都行,反正你自己也控制不了。重要的是,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绪已经飘散开来了,赶紧收回来,重新专注在呼吸上或观想上,如此重复。

冥想的本质,就是允许你的大脑走神,再把注意力收回来,再走神,再收回来,如此反复。对于普通人来说,所谓冥想,就是一边预测未来,一边回顾过往,一边专注当下。这就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空”。

那么要如何衡量“空”呢?一个一分钟之内走神二十次的人,和一个一分钟之内仅走神两次的人,他们的“空”有何不同?

冥想帮助人们达到“空”,戏剧帮助人们衡量“空”。

我们需要用戏剧的方法,对“空”的衡量维度进行拆解。所谓衡量维度,就是说,这几个方面的表现是会发生变化的,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在我们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六个维度来衡量人们是否达到“空”。

二、衡量空的六个维度

1.呼吸的频率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儿童每分钟呼吸20~30次。看看秒表,如果你每分钟的呼吸在12次以下,那么和那些每分钟呼吸20次的人相比,你“空”的程度肯定更高。

2.节奏的跟随

在教育戏剧的节奏练习中,“踩不到点上”的人数远超想象。自由跟随节奏,和人们通常理解的“节奏感”有很大不同。当节奏无规律变化时,节奏感已经来不及发挥作用,这时候,身体的松弛度决定了你能不能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而身体的松弛度,取决于“空”的程度。

3.反应模式

面对一个突然暴怒的朋友,你会怎么做?马上跳开?默默观察?大声喝止?或者,给他一个拥抱?面对突发的情形,每个人都会基于本能做出反应,这个本能反应模式是不需要经过思索就能做出的。而在“空”的状态下,我们会允许自己用更多的时间做出反应,允许自己用更多的可能性来做出反应,允许自己接纳各种反应所带来的自然后果。

4.情绪状态

在“空”的状态下,情绪的表现就是平和、喜乐。参照这个标准,观察自己的情绪,就知道够不够“空”了。

5.身体的自由度

在我们的教育戏剧成人课程中,有一个环节叫作“身体自由书写”,就是把整个身体当作画笔,把整个空间当作画布,在其中自由创作。白描可以,浓墨重彩也可以;小品画可以,史诗巨作也可以。通过对身体自由度的判断,也可以看出“空”的程度。

6.心灵的状态

心灵最典型的两种状态,是防御和开放。所谓防御,是一种警觉,是对危险或负面信息的提防;所谓开放,是一种接纳,是对全部可能性的承载。在教育戏剧空间中,一个带着防御心态的人,会选择旁观;一个持有开放心态的人,会更愿意尝试。后者更接近“空”的状态。

发现了吗?通过戏剧式的拆解,像“空”这样的概念,都可以找到衡量的维度。 AIaQG9UpvlR9hrMdc/JWu5S+Ufu9Akj6Z9E9PZG4iTIV7adz3HSdbgdz/aIUtbF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