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姚志剑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
兼任精神大科主任

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一次意外的飞机延误,让我有了难得的宁静时光,得以沉浸于这本精神心理疾病病例故事集。每一例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在此,我要首先感谢本书的作者,一位既是全科医生,又在精神医学领域有所探索的专业人士,她用细腻而富有同理心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一个个患者故事的序幕。这些故事不仅栩栩如生,更透露出对患者的深切关怀和对精神心理专业的热忱。

本书精心收录了作者亲历的14个真实案例,它们主要围绕着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这四大精神疾病类型。在此,我们也要感谢所有参与这些案例治疗的医务工作者,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精湛医术,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康复的可能。

在当今社会,焦虑和抑郁的普遍性日益凸显,而社会对这些疾病的知识普及仍远远不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严重性,往往因为早期识别的困难和社会对病患的偏见,导致治疗延误,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深重的伤害。本书通过精选案例,为我们揭示了这些精神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从“象牙塔里的困惑”中的郑绪到“职场上的单亲妈妈”,我们见证了焦虑和抑郁如何在生活中蔓延;在“出走与抗争”、“留学归来”以及“象牙塔里的困惑”中的53床男大学生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双相情感障碍的挑战;“爱情暴风雨”和“别人家的孩子”则展现了情感障碍的多重面貌;而“顺境中的疏忽”、“免死金牌”和“床榻上的人生”则是对精神分裂症深刻的剖析。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疾病的真实面貌,更在无形中传播了精神卫生科普的理念。

本书特别关注女性和儿童青少年等社会弱势群体,这不仅源于对他们境遇的深切同情,也是践行精神卫生科普责任的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体现在对最弱小成员的关怀上。

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是我们对精神心理疾病背后复杂人际关系的探讨,如家庭冲突、离婚、亲子矛盾、失恋或分手等。书中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不幸的家庭背景:破碎的婚姻、冷漠的情感、受压抑的孩子……

本书详细描绘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个体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旨在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唤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推动精神卫生科普的理念深入人心。

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心理治疗在个体康复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此,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精神心理健康,为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治疗,让精神卫生科普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再次感谢本书作者和所有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付出努力的医务工作者,是你们让这些故事有了治愈的力量。

写于二〇二五年二月 Ob0FGJLpxiCJZqoZXnQCKXdzcdrg0uGsd5aUwW+p6Tj4zGm0WnDrs3Vdis3gF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