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年,南唐人徐铉以学识渊博著称,名扬江南。一次,南唐派遣徐铉出使宋朝,纳贡朝觐。按例,宋朝需派遣押伴使伴其左右。
满朝的文武百官纷纷推辞,担心自己的才华不及徐铉,作为押伴使有损宋朝颜面。宰相范质也为此事头疼,禀奏了太祖赵匡胤,请他定夺。
赵匡胤说:“这事不难,爱卿放心吧,朕亲自来选。”
片刻后,殿前司奉旨呈上了一份名单,上面写着十个殿前侍卫的名字,有趣的是,这十个人都目不识丁。赵匡胤看了,御笔随便一圈,说:“此人就行。”
大臣们大吃一惊,却不敢冒头反驳。中书省的官员只好催促着被选中的侍卫前去迎接徐铉。这侍者不知为何派他去做押伴使,也无人解释,带着疑惑就渡江而去了。
徐铉与殿前侍卫同船而行。船头,徐铉临江而立,高谈阔论。一旁的官员们领略了他的风姿才情,连连感叹。
殿前侍卫愣在那儿,完全搭不上话,只能点头应着。徐铉对此毫无察觉,依旧慷慨激昂地说着。一连两日下来,侍卫都不发一言,徐铉仿佛唱独角戏一般,渐渐失了兴致,也沉默不语了,两人相安无事地来到京城。
以智止智,需要非同一般的智慧,若有半点差池,很容易引起争端。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以“愚者”困住智者,无声胜有声,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