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74年的一天,天朗气清。辽阔无垠的蒙古草原上,一场有趣的赛马拉开了帷幕。
只见十几匹赛马跃过起跑线后,却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动,有的甚至一步不前。骑士们身体后倾,拼命勒住马儿的缰绳,不想让马儿快别人一步。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成吉思汗的父亲孛儿只斤得胜而归,夺回了大片领土和胜利品。为了庆祝首领凯旋,特意举办了此次赛马,但优胜者的标准不同以往——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马才能得奖。
骑士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愿意多走半步。一个时辰后,最快的马儿也才走了十分之一的赛程,最慢的马儿还在起跑线上。有个骑士把缰绳勒得死死的,硬生生把赛马拉回了起跑线外。
渐渐,日斜草原,马赛久久难以结束。孛儿只斤开始懊恼,自己不该一时兴起,定了这样别出心裁的赛马规则,但一言既出,不宜再改。
如何打破这僵局呢?孛儿只斤想破脑袋也无计可施。他只得传令下去:“不能改变原定的优胜规则,能让这比赛尽快结束的,予以重赏!”
年仅12岁的成吉思汗,在众人抓耳挠腮之际,大胆地走上赛场,对每个骑士低语一番。
“跑!”只听到一声令下,骑士们如离弦之箭一般,争先恐后地向终点策马奔腾。眨眼功夫,比赛就分出了胜负,仍旧是跑得最慢的马获得了优胜。
父亲一问,成吉思汗回道:“我让骑手们相互调换了赛马,胜负只照马匹来算。换了坐骑,骑手们骑着别人的马,自然跑得快,好让自己的马最后一个到终点。”
孛儿只斤看着儿子,捧腹大笑:“哈哈!我儿真是聪明!”
生活中有许多瓶颈与困顿,都缘于不懂得换位思考。始终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看到的就是一座围城,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也许就能看到通往外面的曲径,最终成功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