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命傅尔丹、岳钟琪领兵远征准葛尔。雍正帝认为此战胜券在握,却不料,因为种种原因,清军一败涂地。就在雍正帝因为远征失败而怒不可遏的时候,南方又传来了坏消息。
原来,这一年南方大雨连绵,以致大运河河道淤积堵塞,南北水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要知道,大运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它是沟通中国南部和北部的运输要道,朝廷调集各地物资都要经由大运河。而当时京城百姓的日常用粮几乎全部来自于大运河运输,特别是雍正年间,全国各地的军粮也大多须经漕运。一旦大运河出现问题,各地的粮食不能及时供应,后果不堪设想。
战事失利,大运河又出了问题,此时的雍正帝可以说是焦头烂额。而朝廷上下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去治理大运河。雍正帝怒火中烧,忍不住质问:“朝廷养着你们,你们就是这样报效国家的吗?就找不出一个人为朕分忧吗?”
这时,大臣张廷玉出列道:“皇上,臣斗胆推荐一人,此人或可解水患之危。”
雍正帝深吸一口气,问:“是谁?”
张廷玉回答:“是在死牢中候斩的阿克敦。”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出现一阵骚动,转瞬又恢复安静,群臣都眼观鼻,鼻观心,等着看雍正帝会作何反应。阿克敦乃是满洲正蓝旗人,于康熙年间考中进士,曾到广州代理两广总督兼任广州将军,成为封疆大吏。但阿克敦年轻气盛,刚上任就弹劾了一大批贪污枉法的官员。后来,阿克敦转任广西巡抚,被阿克敦弹劾的官员见人走了,便纷纷举报阿克敦在任期内勾结强盗,并向暹罗国索要钱财的行为。
雍正帝极其厌恶贪赃枉法的官吏,他看过这些弹劾奏折后,立即下令就地逮捕阿克敦。经过一番调查,证明阿克敦没有与强盗勾结,但他确实向暹罗国的船只索要钱财。之后,阿克敦又被曝出曾包庇贪赃枉法的下属。雍正皇帝于是判处阿克敦斩监候,即等到秋天,再审理一遍,看看要不要处以死刑。
因此,雍正帝一听到“阿克敦”这个名字,就有些生气。他一个贪官,被定下死罪关在监狱里,用他,自己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雍正帝沉思片刻,决定顾全大局,“两害相较取其轻”。他当即下旨,释放阿克敦,命他戴罪立功,治理运河。若是他能解除漕运之患,另有恩赏。如果不能完成任务,那就是罪上加罪。
圣旨传到阿克敦耳中,得知自己有戴罪立功的机会,他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阿克敦才干过人,在到达大运河堵塞河段后,他仔细考察水情,制定出完备的疏通方案,并多次到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很快,大运河就被疏通,漕运恢复正常。雍正帝既往不咎,遵守诺言重新重用阿克敦。
雍正帝虽然嫉恶如仇,但为了国家大局,没有计较个人的颜面与喜恶,重新重用阿克敦,不求全责备,不拘一格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