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康熙帝削三藩

康熙帝亲政后,勤政爱民,使得新生的清王朝日渐强盛。但在南方,却还有三个藩王令他坐卧难安。

这三个藩王原是投降大清的明军将领,分别是吴三桂、尚可喜与耿仲明。他们曾帮助大清剿灭南明,镇压农民军,功劳不小。所以,清王朝将吴三桂封为平西王,驻防云贵之地。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耿仲明则为靖南王,驻守福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藩”。三藩中又数吴三桂实力最强,他骄横跋扈,把封地当作私有,大肆搜刮钱财不说,还常常向朝廷索要巨额军饷。

康熙帝一直想要削弱三藩势力,正好尚可喜上奏,称想要落叶归根,回辽东老家养老,请求皇帝同意他把王位传给儿子尚之信,由儿子继续驻守广东。

这件事就像一个导火索,朝堂之上开始激烈地争论是否应该撤藩。最后康熙帝以“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为由,下令撤藩。

康熙帝批准了尚可喜退休申请,但也不许他的儿子继承平南王的爵位。如此一来,吴三桂,与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就紧张了起来。他们决定试探一下康熙帝的态度,主动上奏,请求撤除藩王爵位,回北方。

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群臣询问意见。许多大臣都觉得吴三桂他们撤藩的请求是试探,一旦朝廷批准,吴三桂必定会起兵反叛,到时候朝廷就危险了。

康熙帝道:“吴三桂狼子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早晚也会反。不如我们先发制人。”接着,康熙帝就下诏答复吴三桂,表示同意他的请求。

吴三桂弄假成真,气得火冒三丈。他自认为是大清的开国功臣,小皇帝竟然要把他撤了,这是要逼他造反啊!

1673年,吴三桂于云南举兵。他脱下大清官服,套上大明将军的盔甲,在永历帝的墓前痛哭流涕,声称要反清复明。吴三桂在西南地区势力很大,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湖南。他又联络广东的尚之信与福建的耿精忠,与两个藩王一起造反,史称“三藩之乱”。

三藩声势浩大,整个南方全部沦陷。一时间,人心惶惶,有大臣劝说康熙帝停止撤藩,康熙帝态度坚决,不肯妥协讲和。他一面下令集中兵力攻打吴三桂,一面取消了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的命令。尚之信、耿精忠一见吴三桂难有胜算,便投降了。

吴三桂孤立无援,而清军却源源不断,越打越多。历经八年战争,吴三桂自知全无胜算,不禁悔恨交加,病重气绝。

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守云贵。此后,清军接连收复失地。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身亡,三藩彻底平定。

当机遇来临时,三思而行固然没有错,但当机立断才能抓住机遇。只要头脑清醒,确定自己不是一时意气,而是经过谨慎的思考,且有充足的准备,就不妨尽力一试。 cVEtRiOafo4NgNPQhIB3rc7AC7dzWB069r0UETUgvrVqc/vhBH9C2rdf8BOZiy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