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6年开始,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的视频被传上网络免费共享给大家。只用了5年的时间,浏览量就高达5亿次。而TED演讲之所以传播得如此迅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讲述者会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
故事是人类独有的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每个人都非常讨厌听起来颇有逻辑,却无比抽象的大道理,因为它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可爱,毫无吸引力。但当我们听到“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人……”这样的语言形式,却会自动地停下来,会用心去聆听这个有趣的故事。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据说,在石器时代,那些捕猎了一天筋疲力尽的人们,会围坐在篝火旁,出神地听着部落长老讲述神话故事。不知不觉间,食物熟了,大家就开始大快朵颐,丝毫不觉等待之久,反而更期待下次听到故事的时间能够快些到来。故事看似平凡,却能在瞬间让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
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总是人群中的焦点,更富有个人魅力。
而在TED舞台上的演讲者无疑就是一群最会讲故事的人。我们有必要向他们学习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值得分享的故事。讲故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说,一千人听”,它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事实上,如果故事讲述者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他就是在重复别人的话,观点不新或者没有意义,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就意味着这次讲故事是失败的。
其次,我们要精炼故事。精炼简洁的故事永远优于冗长拖沓的故事。在以18分钟为独特标记的TED演讲中,演讲者们如果不能摒弃长篇大论,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不会变得更有效率。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最好一次只传播一个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去深入。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人,当他想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同样要好好斟酌该讲哪些、舍弃哪些,然后把这些浓缩到18分钟里。
再次,故事不只要简洁,同时还要富有逻辑性。讲故事不是说相声,需要铺垫、叙述、抖包袱,讲故事是一种即时性很强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站在台上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精彩地表达出来。而且,讲故事也不是写作文,需要埋线索、设伏笔,也许等我们设好伏笔之后,讲故事的时间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了。因此,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做到条理清晰,让故事既有逻辑性又有吸引力。比如在TED演讲中,很多讲述者都会在开头提出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听众的关注。
最后,故事情节要设计得离奇精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给故事起个有意思的标题;或者说些反其道而行的话;或者来点“恐怖”的桥段;又或者给故事设置一个意想不到的悬念……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扩充故事的宽度,使故事变得多样化,从而加深听众的印象,让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会回味我们的故事。
此外,还要善于用幽默元素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因为人类的大脑总是偏爱幽默的信息,而走上TED舞台的演讲者们,基本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幽默技巧,比如调侃、自嘲、肢体语言、精心安排笑点等,让故事变得妙趣横生,让听者开怀大笑。
英国教育专家肯·罗宾逊曾在TED舞台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坐在教室的后排,她几乎从不注意听老师讲课,但画画课例外,她画得很认真。老师饶有兴趣地走过去问她:“你在画什么?”小女孩说:“我在画上帝。”老师说:“可是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小女孩头也不抬地回答:“他们马上就知道了。”
当然,单纯的搞笑并不是TED的目的,幽默也不是。他们只是借助这种轻松的形式,向听众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所以,TED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在接受采访时才会说:“我的心愿是把地球上最有趣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思想互相撞击,彼此呼应,再生长出新的生命来。”他还说:“我相信,思想的力量能够改变世界。”这就是TED的宗旨。
本书结合大量的TED案例,向读者展示了TED演讲者们讲述故事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对如何讲故事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演讲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