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往事总是会令我们感到抗拒,于是我们将受伤的情感压抑,也不会再想要去接纳它。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只要我们不肯接纳这份情感,它就是心底的一颗地雷,不知何时便会被引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恒久的安宁。
被压抑的创伤会在潜意识里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比如,当我们在某一次求医时遇到了一位很不耐烦的医生,心理受到了伤害,那么下次生病时便会下意识地排斥去看病。我们所经历的痛苦永远不会消失,它是在我们记忆里客观存在的。“压抑”这种行为也不过是将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矛盾和否定排斥在主要意识之外,将这些负面情绪塞进箱子里,将它锁起来,这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与掩耳盗铃何其相似。
《盗梦空间》中,主角道姆一直压抑着对妻子的想念,但妻子的身影却一直在他的梦境里出现,根本无法避开。可能有些人认为,压抑内心的情感,逃离矛盾,封闭自己是一种为了保护自己所做出的积极行为,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事实证明,这种看似平静的海平面下其实波涛暗涌,也并不能持久,终有一天会在我们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只要我们仍然感到抗拒,悲伤的情绪就不会降低它的存在感,并渐渐将我们的内心填满,使我们的自我效能大大减少。于是,我们就会更加地封闭自己,对生活失去兴趣、没有自信、犹豫不决,内心也变得敏感,甚至出现心理疾病。不要小看压抑的力量,长久如此,我们的身心将会受到更大的伤害。面对心灵创伤正确的做法,绝不是压抑和逃避。
安迪·普迪科姆曾在《十分钟冥想》一书中讲述他的痛苦过往。安迪与继妹外出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幸遭遇车祸,他的继妹在他面前被皮卡碾压,当场死亡。安迪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愿再正视周围的悲伤,甚至因此离家出走。但这也并没有让他更好过一些,悲痛仍潜伏在心底时不时就烫红他的双眼。
几个月之后,安迪收到了前女友因为心脏外科手术去世的消息。但安迪却置之不理,就好像他已经成为一个大男人,能够超然面对一切。但其实安迪只是将一切都藏在内心,并封闭了它。直到在本应轻松快活的平安夜里,又一次的车祸在安迪的面前夺走了他的朋友们的生命。安迪因此崩溃了。
被压缩的弹簧一定会回弹,我们在内心压制的痛苦情感和创伤,也必将会再次浮上来。或许它会因为外界的某种刺激突然来到表面,让我们像是又一次经历了过往的悲苦,或许它会以其他方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我们身体健康。
一味地逃避并不能让我们变得更轻松,冥想也不是要让我们忘记这些令人不快的情感。但是当我们更加觉醒的时候,这些情感就没有了发挥的余地。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我觉察而正视过往的伤痛,那么这些伤痛就会失去让我们痛苦的能力,变成一个只是被放在那里的勋章。
冥想很容易会被误解为是用来压抑感情或逃避困难的法宝,但其实觉知只有在我们愿意正视痛苦的时候才会有效果。面对创伤是艰难的,所以需要我们通过冥想学习如何打开心灵,获得坦然面对的勇气。我们在冥想的过程中与自己对视,看清我们身上的所有伤痛,但这并不意味着是陷于过去,而是要尝试着接纳它们,抚慰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痛苦中解放出来。
冥想能够帮助我们放开心灵,逐渐觉醒,但不会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在冥想的过程中,我们用觉知来释放恐惧和依恋,通过觉察自我来驱散迷惑,减轻痛苦,以治疗心灵,而不是专注在我们的个人故事上,陷入自怜和悲苦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意识是螺旋状成长的,有时候宁静是必须的,但我们也要将生活中的变化整合到这种宁静中来。发展与放开是同时发生的,冥想使我们平静,接着是遭遇创伤的经历,然后再将其放开,又通过冥想回归宁静。最重要的是面对一切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最深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