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把心灵安放在自然状态
——不挣扎,不干涉

觉察是要做到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我们的心灵,当我们检视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时,会追踪每一个想法和每一次感觉,但也只是追踪,既不谴责也不辩护。于是我们就能放下矛盾,通透而理智地看待自我,觉察自我,宁静便产生了。像是一池水,随风停而静。

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在观察的同时忍住什么都不做呢?诚然,在繁华闹市里多待一会的确没有关系,但我们总会忍不住想要让心灵的街道变得有序起来,进而加以干涉。随着我们逐渐能够自我觉察,心灵似乎得到了安宁,但某些情绪化的东西依然困扰着我们,在我们心灵的隐秘处搔痒,试图将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推回到闹市之中。这种时不时被情绪骚扰的冥想体验实在令人烦躁,所以在冥想时,我们应当把心灵安置在自然的状态中,不挣扎,不干涉,顺其自然。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禅院里的草地已然枯黄,小和尚央求师父快撒些草籽,以复绿地,师父却不急不躁,说只要买来,随时能撒。过了一段时间,师父在外出时顺带买回来了草籽,小和尚欢喜地将草籽仔细地洒在草地上。可惜天公不作美,很快便刮起大风,撒好的草籽被吹走了好多,小和尚万分焦急却又无计可施。师父便劝他,说那些能被吹走的大多是空的,无须担忧。好不容易等风停了,小和尚又慌乱于院里飞来的许多麻雀。它们不断啄食地上的草籽,小和尚担心明年这片地上不会再有绿草。师父却依然淡定如常,告诉他小鸟吃不完这些草籽,定会有新草生根发芽。来年春天,院中果然一片青翠,小和尚遂喜形于色。

故事中的事态发展就好像我们心中变化的情绪,即便不去管它,也会自然地发展下去,只要我们能保持觉察,保持身正心正,总会有一个好的结果。顺其自然真正的要义是清楚地认识到喜恶情绪和蒙昧状态对我们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蒙昧,不能觉察自我,才会让自己被情绪所控制。

我们也可以尝试想象一片蓝天,将它当作是心灵的深层实质,以及自然的状态。或许我们的心灵此刻并不明澈,被各种想法和混乱的情绪所填满,我们可以去回想上一次感到非常轻松、非常愉快的情形,那大概就是天晴的感觉。无论我们此刻是否真的拥有一片蓝天,重要的是放下心中的抗拒,去想象我们的心灵就是如此。

相对应的,再想象一下阴云密布的天空,没有一丝湛蓝,只有黑压压的云。这会令我们感到不适。假设这些云就是我们心中的想法,它们时而蓬松柔软、洁白无瑕,令人感到愉悦,时而又阴沉、厚重,使人感到压抑。其实那些云的状态就是在反映我们某时某刻的心情或者感受。

也许我们会在乘坐飞机时注意到这样的景象:明明天空中云层厚密,但当飞机从云的一端穿过,另一端却是晴朗无比的蓝色天空。即便有大片大片的乌云覆盖,蓝色的天空也依然存在。就如同我们心灵的深层本质,即便会有各种云层一样或薄或厚的思想遮蔽,它依然是蔚蓝的天空,没有丝毫变化。当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天空上就会出现阴云,也许蓝色的天幕上恰好只有那一片云,于是它便会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我们的注意力。

故而,我们不需要创造任何“气泡”将自己隔离,强迫自己进入“静而空”的状态,我们的心灵本就是蓝色的天空,它始终都是那个模样,它始终都在那里。冥想并不是要我们去创造一种特殊的心境,也不是刻意地想办法将天空中的云全部赶走,而是以一种自然的心态,坐看云卷云舒。不必过分地在意那些阴云,将心灵放在安然的状态,不挣扎,不干涉,顺其自然,蓝天总会显露更多。

想象自己的心中有一片蓝天,为自己留下一片始终宁静的空地,我们随时可以依归于此,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我们的心灵都将拥有自由与豁然。顺其自然,让自己与情绪留一点距离,让自己能够在安心感和安定感的环绕中觉察情感的云彩。 EJnWbA4bVCO72/3lmoOKsmX55hg73UbToxKwm7X7pbGfADBhiqg9V9mDKdW50Xt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