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姿势主要有坐姿、卧姿、站姿,结合不同的冥想方式我们应当选择相适应的冥想姿势。
坐姿是应用最广泛的冥想姿势。我们刚刚开始练习冥想的时候,不要急着去体验比较难的坐姿,选择最简单舒适的简易坐是最合适的。适应了冥想之后,可以循序渐进地尝试半莲花座、至善坐或英雄冥想坐,最后尝试全莲花坐,达到最理想的冥想坐姿七支坐。
类似于普通的盘腿坐,首先我们需要双腿伸直坐直,吸气的同时脊柱向上立直,双眼微闭,呼气时下沉双肩,屈膝使小腿于各自二分之一处交叉,双脚放在双膝之下,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掌心朝上或朝下或结冥想手印皆可。
双腿伸直,自然放松,先屈左膝,使左脚掌心向上紧靠右大腿根部位置,左脚跟抵在会阴穴;再屈右膝,使右脚夹在左腿大、小腿的缝隙中,两脚自然重叠。双手掌心向上放在膝盖上,结智慧手印,食指指尖掐拇指内侧。尽量放松双膝、双肩,保持身正颈直,双眼微闭。
至善坐有益于提升精气,对下半段脊柱以及腹部器官有补养作用,还能够起到控制性欲的作用。但如果患有坐骨神经痛,或者骶骨感染,便不适合这个坐姿。
双膝跪地,两腿稍微向外侧开,臀部贴近地面,但不与地面贴实,有点像鸭子坐,但不勾脚。双手双臂自然放松,放在膝盖上。
将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双足交盘,尽量贴近腿根,即为跏趺坐,也被称为莲花坐或双盘。初学者往往并不能一下做到双盘,便只将一只脚放在一侧的大腿上,另一只脚如常盘起,这样即为单跏趺,也称半莲花坐或单盘。
一般先放左脚后放右脚的双盘被称为金刚坐,多为男士适用,先放右脚而后放左脚则被称为如意坐,多为女士适用。但根据有些传承,男女都适用金刚坐,具体可以依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修炼。
双盘重心最为稳定,有利于长时间静坐冥想,而且双盘的姿势会减缓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减缓生理活动,使体腔内的静压力增加,让新陈代谢的速度降低,以便于我们入静。
双盘是静坐冥想中不可或缺又比较痛苦的内容。双盘看起来是很困难,但其实只要没有胯髋关节的疾病,又肯坚持练习,谁都可以练成。即便年老,一年左右也可练成,若是正值壮年,坚持半年的练习即可。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会持续腿疼,甚至腰疼,但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就不会再痛了。通过脚踝充分压迫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使心脏加大力度泵血,而全身血液大部分集中于上半身,我们的内脏会得到大量供血,进而改善脏腑机能,使肾气充足,腰背自然挺直了,腿部血脉经络也得以打通,平时行走也会更觉轻松。
练习双盘需要循序渐进。先散盘一会儿,再压腿压胯(双脚掌心相对,双手按压膝盖,身体渐渐前倾),之后尝试单盘,最后再练习双盘。
初次尝试单盘时,其中一侧的膝盖会翘很高,无须着急,用双手将其慢慢往下压,注意量力而行,让关节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将单盘时翘起的膝盖完全压平也不是个很简单的过程,一般至少要持续练习一个月左右。将翘起来的腿压下去之后,就可以尝试一点点将下面的脚往上抬,可以借助垫子一类的东西将脚踝慢慢垫高,直到能够将脚踝搬上膝盖。之后就慢慢将脚踝往里收,直到完成完整的跏趺坐。
七支坐是最理想的冥想坐姿。少林有歌诀:“盘腿竖脊结手印,平胸头正收下颚,舌抵上腭敛双目,名曰毗卢七支坐。”其中就说明了七支坐的七项要点,即跏趺坐、竖直脊柱、结手印、放平双肩前胸、头正收下颚(闭口呼吸)、舌抵上腭、双目微张。
介绍完坐姿,再简要介绍下卧姿和站姿。
卧姿分为仰卧及侧卧,侧卧又有左侧卧和右侧卧之分。因为我们的心脏位于胸部左侧,左侧卧时间久了可能会压迫心脏,使全身血液循环减弱,容易产生麻痹感。而右侧卧恰好顺着肠胃蠕动的方向,可以加速排空胃,进而增加食欲。所以大部进行过卧式冥想练习的人都会选择右侧卧的方式,但也有人认为左侧卧比右侧卧更容易进入冥想状态,具体因人而异。
站姿需腰背挺直,双脚打开与髋同宽,双手合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