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冥想对抗抑郁和焦虑,有益心理健康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情,有时难免会感到焦虑或者抑郁,这已经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美国焦虑和抑郁协会表明:“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每年影响着几十亿成年人。”我们不能完全将压力屏蔽在外,但却可以用合适的方法去面对和化解。消除焦虑、应对抑郁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入针对焦虑和抑郁的冥想。

冥想有很多种形式,其中不乏有助于改善自我情绪,使我们拥有更积极的人生观的冥想形式。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对坚持冥想不同时间的冥想修习者以及没有进行过冥想修习的人进行大脑扫描,来解释冥想能够给情感带来积极作用的原理。研究结果发现,坚持冥想几十年和几年以及未曾修习过冥想的人大脑有所不同,冥想可以使成年人的大脑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临床心理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表明,冥想对治疗抑郁、焦虑、慢性疼痛等疾病有积极作用。

当我们冥想的时候,能够影响到大脑脑干中的神经元,使之参与到平缓的呼吸和冥想时的平静状态中,从而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在2017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脑干中某个区域的神经元可以控制呼吸节律,而这部分神经元也与大脑的平静状态和觉醒状态之间的相互平衡有关。如果去除掉这部分神经元的一个基因片段,小鼠的平静行为会增加,觉醒状态随之减少,而呼吸节律没有变化。同时,这部分神经元又与负责注意力、觉醒及恐慌的蓝斑中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有关。长期冥想的人,呼吸节律更为悠长,心态更为平和,从神经学角度来讲,两者不无关系。

冥想缓解焦虑情绪

在我们的大脑前部有一个区域,叫作内侧前额叶皮质,是负责处理个人意识与经验相关的“自我中心”,与身体觉知以及控制恐惧的中枢神经有较强的联结。当我们存在负面情绪,或者受到惊吓,感到恐慌并有反抗意识的时候,内侧前额叶皮质就会有强烈的反馈,激发身体的“或战或逃反应”。

通过冥想,内侧前额叶皮质与控制恐惧的中枢神经之间的联结被减弱了,于是“自我中心”的启动阈值就会比一般情况下高。当我们再次面对令人心神不安的事情时,就能够更加理智地对待。随着冥想次数的增多,我们的焦虑感就会渐渐降低。

冥想也可以通过直接干涉大脑某一部分的活动而缓解我们的焦虑心理。大脑杏仁核是对环境压力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区域,因形似杏仁而得名。杏仁核对负面情绪尤其是恐惧情绪非常敏感,一旦有焦虑产生就会反应剧烈,焦虑的情况越严重,杏仁核的反应就越剧烈。而冥想可以影响大脑发生变化,当杏仁核缩小,我们的焦虑程度也会降低。

冥想改善抑郁情绪

在一项科学研究中,研究员将人群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志愿者被要求进行冥想练习,另一组志愿者被要求进行身体放松的练习,最后一组不进行任何练习。两个月后,所有志愿者统一进行多任务压力测试。最终结果表明,进行冥想练习的小组压力水平较其他两组都低。故而,冥想确实可以有效地减轻我们身上的压力。

冥想对于抑郁治疗的效果也体现在对抑郁症复发率的降低作用上。临床中,抑郁症的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一般有60% 的抑郁症患者会复发,并且不止一次,而有过复发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复发率则远高于60%。通过冥想方法缓解抑郁,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JjhfkHmLJ7mSL3D6uX2sUxQhhWkj80aQY8A9/n8qFtPWZd5b24N4gFCBgXNvokq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