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实素材在新形态应用型外语教材中的应用难点与对策

成都外国语学院邱枫

【摘要】 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应当能有效服务于我国相关产业对外经贸的发展需求,故应使用真实素材进行教学。但真实素材在以传统教材为代表的教学模式下存在一些应用难点。本文在分析其难点的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以活页式教材理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并以“法语+跨学科知识”为例,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

【关键词】 真实素材;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形态外语教材

引言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要求高校“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明确提出“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文科(樊丽明,2020)。由此,我国的专业建设越来越多地出现一种重新融合的可能性,也就是以新的视野去研究过去放在单一学科解决的问题。那么应用型外语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也就担负了新的使命,那就是探索能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复合型、技能型特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路径,以更好地服务国家产业升级与“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以便为国家战略服务,需要明确其边界,即将学生培养为能够在某外经外贸产业链(或行业)中熟练使用外语进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翻译)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并能有效地使用外语服务于地方和国家相关产业对外经贸发展的人才。而作为教学过程的集中体现,教材应当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其特征应随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本文拟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以“法语+跨学科知识”为例,探讨真实素材在应用型外语专业教材中应用的困境与对策。

一、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

(一)应用型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特征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外语人才应当能有效服务于地方和国家相关产业的外经外贸发展。首先,需要的不仅是外语专业能力,还包括非外语对的综合能力,如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其次,对人才的需求还是多元且融合的,需要其具备跨学科知识和交叉融合能力,能够在多个领域和岗位发挥作用;最后,还需要应用型外语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结合以上论述,本文将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应对接人才市场的需求。要使应用型外语人才能够直接服务于地方和国家相关产业外经外贸发展,就要使其学习过程完全对接生产过程,即所学与所用对接,这样一来,学生就业后上手快,提升快。二是应用型外语人才能够在带有学科交叉特征的环境下使用外语解决真实问题。现代社会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多元化的和跨学科的,且国际经贸来往中还要涉及外语。这就要求外语人才不仅要精通语言,还要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运用外语进行有效沟通并解决问题。例如,国际物流、国际法律、基础建设等领域。三是应用型外语人才能够投身我国外经外贸,熟练运用外语在国际环境中维护我国相关产业的利益。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外语人才在国际贸易、外交、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外语,还应了解国际市场规则、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以及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有效维护我国产业的利益。

(二)真实素材与应用型外语人才教学

现实生活当中的真实问题总是与某个特定的背景或环境紧密关联的,总是复杂且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境之间并没有完全普适的规则,因此,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陈月茹,2007)。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中的学科知识体系应向工作领域模块化转变,即只有将真实的生产过程引入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才能满足其就业后直接服务相关产业的需求。结合上文来看,应当在教学中引入非外语学科(专业)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以培养出符合需求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以法语专业为例,讨论了培养应用型法语人才的教学实施路径。

首先,精准指向我国与法语国家合作的产业,对准某个人才细分市场的需求。我校法语专业精确瞄准法语人才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工程技术法语人才,即能为我国在法语国家的海外工程技术项目全流程中提供沟通交流语言服务的人才,该流程不是传统意义的土建施工,而是从项目招投标到结算项目款项的全过程,涉及领域也不囿于建筑工程,还涉及水利、农业、通信等各个领域。在此目标下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对口就业率。

其次,使用目的语学习跨学科知识,以适应今后的工作语境。外语专业与非外语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之间除了语言本身以外,在其他方面很可能毫无关联,例如法语与电气工程。但在另一方面,仍然以电气工程为例,法语专业的毕业生要在国际电气工程领域做好语言服务,有必要在较为精通法语的基础上,掌握一定量较为基础的电气工程知识。否则,由于全球相关标准不统一、施工误差、现场突发情况等多种原因,学生很难将所学的法语和电气工程中的术语及其原理有效关联,从而造成学用脱节,而这不是靠一部字典或是一部专业术语词汇集就可以解决的。反而由于其专业性,需要大量使用由目的语呈现的真实素材来学习电气工程的相关知识及原理。因此,使用目的语学习跨学科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就业后快速投入工作。

最后,还需要使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工作内容一致。应用型高校专注行业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培养,“侧重的是应用学术,这种学术范式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与价值”(李壮成,2020)。为使知识得以真正应用,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应当与生产过程对接。以工程技术法语课程为例,现实世界中我国某个外经项目要在某法语国家落地,需要经过招标信息研读、合同谈判、质量监控、工程验收、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流程。该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上述流程为模块进行构建,汇集相关流程的真实素材,在教学化改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就业后进入管理岗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仅限于翻译工作。

二、传统形态教材中使用跨学科真实素材的难点

正如上文所述,在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目标下,使用由目的语呈现的真实素材进行教学具有其必要性和优势。在外语教学中,采用真实素材的做法和研究由来已久,早在 2009 年就已有学者研究了如何利用真实素材提高外语听力水平(梁一帆,2009)。但是,采用来自跨学科领域的真实素材进行外语教学却是一个鲜有人研究的方向,而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材也就自然成了该方向外语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外语专业的传统形态教材所使用的内容通常是“编造语言”,即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专门编造的文章或对话,其好处是能够高效率地呈现应教知识,容易达成教学进度。但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导向下,外语教学的部分内容从固定的语言知识转变成了不断变化的真实场景下的真实问题,而传统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不适应的情况。

(一)传统教材内容更新困难

传统教材内容较为固定,不能及时反映行业新进展。纸质教材开发主要由作者(学科专家)和出版社编辑共同参与,典型的教材设计模型包括建立教材目标、媒介的选择、教科书内容编写、作者修订及外部编辑、产出等阶段,在教科书内容编写时需考虑教科书课文的编写、印刷式样设计、图表设计三方面。传统纸质教材从组织编写、出版到投入使用,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这就决定了传统纸质教材内容的更新落后于现实需求的变化,无法将最新的知识引入教材(赵部,2021),而且许多出版社对纸质教材的再版有一定的要求,故希望以再版的方式增加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变得不容易,这就造成教材在开发过程中内容衰减或偏移。

(二)传统教材内容承载量少

采用传统教材形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接触信息量少,不利于学生以目的语学习跨学科知识。传统教材之所以常使用“编造语言”,是因为它具有应教知识呈现效率高的优点,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呈现课程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编造语言”与传统形式的教材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在使用真实素材时,情况则变得完全不同:与“编造语言”同等篇幅的真实素材,很可能无法包含本单元的所有相关知识点,且如果在教学时对素材修改过多,也就失去了“真实”的意义。因此,要在本单元中呈现出同等量的知识点,真实素材的篇幅必定大大超过“编造语言”,传统形式的教材也就并不太适合作为真实素材的载体。

(三)传统教材承载的教学方法课时利用率低

学生跨学科学习量大与传统形式教材代表的课堂教学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突出。传统形式的教材由于其编写的逻辑、知识点呈现方式、练习题的设计方式、硬件设施等,不利于对学生的形成性测试进行多途径的评价和整理,无法高效地追踪每个学生的正确率、修改次数等数据,也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开展。这就导致传统教材承载的教学方法课时利用率低,学生的学习路径单一,无法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然而,为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在教学中需要大量使用带有跨学科知识的真实素材,学生在面对这些教学内容时,常常表现出畏难情绪,难以理解并掌握及无法把控学习方向等问题。在传统形式教材的教学方式下,这些问题更加明显,如不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自行研习的有效性,学生将难以有效学习带有跨学科知识的真实素材。

三、解决真实素材用于应用型外语教材难点的对策

本文将基于活页式教材理念,以“法语+跨学科知识”为例,探索真实素材在应用型外语教材中的应用,并针对上文所述问题提出对策。

(一)建构主义与活页式教材的定义与概念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其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是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温彭年等,2002)。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框架的搭建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沿着教师给出的索引、主线或是引导性的问题主动探索,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何克抗,1997)。在此理论下发展出的支架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较为常用,其包含了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活页”的释义是:未装订成册而可以随意分合的书籍、簿本、纸张。活页式教材融合了学生的“工作活页”和教师的“教材”双重属性。其“工作活页”特性使得教材具备了结构化、模块化、灵活性和可重组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其“教材”特性则赋予了活页式教材引导性、过程性、功能性和专业性等特质。活页式教材的设计倾向于弱化“教学材料”的角色,而强调“学习材料”的作用。在教材开发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促进自主学习的理念被贯彻。通过引导学习任务,活页式教材构建了深度学习管理体系,将教学材料的特征与学习资料的功能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蔡跃等,2021)。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活页式教材框架

教材是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就是说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式教学需要教材才能具体地在教学中展现。活页式教材由于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而非理论的阐述,故非常适合实施支架式教学方法。这是因为从本质上来看,活页式教材并非为教师提供教学材料,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适合学生主动、协作式的学习,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理论各主要环节的需求。从功能上来看,活页式教材可以分为教材活页、研习活页和笔记插页,这三者相互支撑协同又具有独立的功能,它们共同组成了活页式外语教材。

教材活页是由教材编写者完成的纸质固定部分。这部分是既有知识的载体,可用于承载背景知识、目标要求、研习线索、重点难点,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同时根据外语科目的不同,教材活页的内容可采用一条主线,以突出较为典型的事件脉络,指导学生以不同路径完成有现实意义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起到为学生建立概念框架的作用。

研习活页是由教师补充的数字化资源。功能插页可以起到将学生引入情景的作用,还可以在学生独立探索及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给其帮助与提示。例如可以为学生展示基于真实情景设计的现实问题(例如来自口笔译真实工作场景的外语原文或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所提出问题的建议性解决途径(惯用的查询途径、常见的翻译处理办法等),这也体现了功能插页的引导性。其主要使用方法有三:一是根据教材主线设计分支任务,为学生分组或独立研习提出更加详细的要求和目标;二是根据学生搜寻到的数字材料,教师不断在数字化研学室中发起师生、生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是从学生练习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成数字分析活页,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无论哪种使用方法,功能插页最后都应形成纸质文档插入教材中,用于记录研习或讨论。

笔记插页则由学生完成。首先在教材活页给予的概念框架支持下,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搜索、研判、甄选材料,独立探索完成架构中的任务,并向教师和班级展示探索成果;随后通过在数字化研学室开展师生、生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学生不断修改自己的探索成果,最终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教师和同学就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贡献度、是否完成意义建构等项目给出分数,作为形成性评价。最终学习成果形成数字化活页插入教材,成为教材内容。至此,学生在教材的引导下,以教材活页的纸质部分作为学习线索,以功能插页和笔记活页的各项功能为路径,依托在线数字化研学室,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过程,最终在课程结束时完成整个活页式教材。

(三)匹配活页式外语教材的数字化资源

在数字化教学不断深化的今天,活页式教材的整个教学过程也应当体现数字化、智能化。也就是说纸质教材用于引导和铺垫,学生通过数字化的研究与学习,依靠立体化的师生、生生互动等方式,最终构建完整的教材。因此,活页式外语教材应当匹配合适的数字化资源和平台,如数字资料库、数字化研学室、在线题库等。

数字资料库包括“外语+行业知识”的相关专业术语语料库、背景文章、学习视频三类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基础知识,起到补充和强化教材活页的作用。语料库储存的是真实出现过的外语和中文语言材料,以帮助学生独立或分组研习;背景文章收集自相关外经外贸行业,应分类整理,以便师生在教材各单元教学时取用;学习视频可将跨专业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利用图形和文字双管齐下的“双编码”理论提高“外语+行业知识”的学习效率。

数字化研学室包括研习任务公告栏、研习成果展示空间、线上讨论空间三大功能,能够为功能插页提供实现的途径,起到帮助、引导和指导学生研习的作用。研习任务公告栏用于向学生发布各单元的分支任务,尽可能多地提出基于真实情景设计的现实问题,以及可供参考的资源来源,引导学生以不同途径达成一个目标;研习成果展示空间用于展示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研习后制成的PPT、报告等成果;线上讨论空间则用于针对学生展示的研习成果开展师生、生生讨论,修正研习成果,使其能够用于线下翻转课堂。

在线题库包括测试题库和智能学习数据分析两大板块,测试题库在每个教学单元设置两个线上测试,并可以自动批改即时显示成绩。课前研习后的门槛测试,可供教师及时修订教学方案或内容;线下翻转课堂结束后的阶段性测试,作为形成性评价。智能数据分析能够追踪每个学生的练习完成进度、正确率、修改次数等,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四)活页式外语教材的应用

本文将以我校法语专业三年级“工程技术法语”课程为例,说明活页式外语教材在“法语+跨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该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简明工程技术法语》,教学内容以该书为主线呈现。

在教材活页部分,以《简明工程技术法语》教材第十九课《投标人须知》为例,教师向学生铺垫背景知识:招投标基本流程及其类型(包括教材注释),辅以《工程技术法语翻译实务》5. 5小节“招投标书的翻译”讲解,并要求学生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提前完成慕课“工程技术法语”第二课的课程视频。在学生具备了招投标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向学生说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招投标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文本格式,并完成一定字数《投标人须知》翻译(含课文)。随后由教师为学生给出研习线索:为何当地政府要进行招标?学生在自主探索研究后,在慕课平台的讨论板块发表成果,教师根据情况作出评价或回应,并以此作为线下课堂授课的依据。

在研习活页部分,以《简明工程技术法语》教材第八课《销售合同》、第九课《采购》为例,教师首先发布发布研习任务:本课中各条款内容是否对出让方有利?还可以要求学生就课文中涉及的各个商品进行研究,掌握其外形、用途、主要指标等内容,例如PE管、 PVC管、公称、屈服强度等。学生将研究成果形成PPT或Word文档,在线下课堂进行讲解和分享,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的研习进度和方向,利用慕课平台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笔记插页部分,以“工程技术法语”课程的第零课《什么是工程技术法语》为例,要求学生对我国在法语国家进行经贸投资、开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等研习,并形成报告,例如《非洲五国工程项目研究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形成 5 000 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具体要求如下:研究最感兴趣的、将来有意愿工作的 5 个非洲法语国家,介绍其基本概况,如经济、社会、政治等;通过查找招聘信息等方式,收集我国企业在非洲法语国家(主要关注上述 5个国家)投资项目、从事业务的相关信息;通过整理上述企业的招聘信息等途径,罗列招聘需求并与个人能力进行匹配研究。

四、结语

在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否认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难点。传统形态教材的使用,尤其是在涉及跨学科真实素材时,更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方法和对策。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难点,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行动,以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更需关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我们应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将真实素材融入应用型外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发展,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语言于真实场景中,培养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不断发展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 (5):4-8.

[2]陈月茹.论建构主义教材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7 (12):18-21.

[3]梁一帆.利用真实素材,提高听力技能[ 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 (4):125-126.

[4]赵部.“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融合出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21 (8):90-94.

[5]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5):17-22.

[6]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7]蔡跃,王偲,李静.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及开发要点[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1):88-91,96.

[8]张兄武.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9]张金芳.对发展应用文科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 (6):35-38.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uthentic Materials in New-Form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Chengdu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Qiu Feng

【Abstract】 Applied undergraduate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should effectively serve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our country's related industries in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refore, authentic materials should be used in teaching.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applying authentic materials under the teaching model represented by traditional textboo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difficulties and grounded in constructivist theory, this paper proposes a teaching model centered on the concept of looseleaf textbooks. Taking"French +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s an example, it outlines a specific operational process.

【Key words】 authentic materials;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new-forms of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jyFDdYwV4gyP2WtNEh0nNZScTfXoQlDJNbl19gWeOvoBnZjwZJweLlNXH54WMH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