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书运用空间异质性理论、生态环境价值理论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并对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借鉴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和城市扩展强度变化等因素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划与权衡研究,并利用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标准制定进行了探讨。
(2)宏观数据与微观调研相结合。本书了解了生态服务和产品、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空间差异性现状及生态补偿需求,拟通过宏观市(区、县)域经济数、人口、水文气象、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呈现;同时,对部分典型生态服务和产品输出区、输入区的生态服务进行调研走访、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此采集微观层面数据,为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分析相结合。本书基于ArcGIS、GeoDa等软件平台,对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研究采用可视化表示,并探讨得出最优发展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分别计算出各分区下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支付意愿、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
研究技术路线详见图1-3。
图1-3 研究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