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都理工大学参与行动纪实

一、工作理念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22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的通知》(民办函〔2022〕30号)等文件精神,深化成都理工大学与四川省民政厅的合作,成都理工大学选派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团队赴凉山州甘洛县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团队秉承“助人自助”理念,着力在智力支持、资源链接、社会倡导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甘洛在地社会工作内生化、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开展情况

(一)望闻问切,精细调研

2022年8月,成都理工大学联合成都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组成服务团队来到凉山州甘洛县,与甘洛县民政局、普昌镇、眉山村分别召开座谈会,全面了解全县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协助甘洛县城北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城东社区、河东社区五个社区的工作者使用SWOT工作法,助力其了解社区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在普昌镇眉山村,服务团队采用社区营造方法,对人、文、地、产、景等开展调研,围绕村上留守儿童教育、核桃滞销和留守妇女刺绣成品的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为后期服务奠定了基础。

(二)资源链接,转变理念

服务团队向甘洛县赠送了2022年《中国社区报》、5套《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四川创新实践——四川省首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案例汇编》,同时寄送了《新街坊》内刊,助力甘洛县社区工作者树立新理念,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成都理工大学专家团队与甘洛县相关人员座谈会现场

(三)持续赋能,陪伴成长

2022年8月,服务团队就社区治理重要性、社区治理要素、社区治理相关方法进行了主题授课。2023年10月,服务团队围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主题,对全县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了主题培训。

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主题培训

(四)链接资源,关爱儿童

2022年8月,服务团队来到甘洛县普昌镇眉山村小学,联动普昌镇社工站社工,为全校小学生开展了系列关爱儿童活动。在前期与普昌镇社工站精细对接的基础上,服务团队为眉山村小学捐建了社区儿童健康运动角,捐赠了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10种运动器材在内的健康器材。与此同时,全面收集了眉山村小学生的71个“微心愿”,针对3名小学生想要当老师、医生、警察的心愿,成都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成都市金牛区社会工作协会链接了全国优秀教师、成都理工大学吴仁明教授,松潘县人民医院院长、四川省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袁杰,以及一名基层优秀警察给3位小朋友写了一封信,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赠送《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四川创新实践——四川省首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案例汇编》

服务团队与眉山村幼教点小朋友进行互动

2023年11月4日,结合凉山州开展的“美丽乡村”、防止“漏测失帮”、动态清零“零就业家庭”三大行动,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团队前往普昌镇眉山村幼教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环境清洁共行”,为眉山村幼儿园儿童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服务团队将儿童分为四组,各自分发了四分法玩具垃圾桶,然后将印有生活常用垃圾图案的卡片发放给各小组。服务团成员通过与儿童们玩游戏、开展互动问答等方式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帮助其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并在后期开展常态化的环保活动。

(五)城际互动,助力发展

2023年2月25日,服务团队与甘洛县开展了座谈会,联动山东省东营市经开区胜利街道,邀请街道副主任崔伊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丽君以及街道胜宏社区陈琳、刘向敏来到甘洛县普昌镇眉山村进行考察,全面了解村上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城际合作。2023年11月,服务团队联动绵竹市民政局,积极与甘洛县民政局对接,支持培育眉山村一老、一小、妇女三个社区社会组织。

(六)全域走访,调研报告

普昌镇眉山村是全县最大的集中安置点,总共有188户人家。为向村民全面了解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关文化振兴的内容,成都理工大学服务团队在前期设计了相关问卷。为解决语言沟通不畅的问题,在村“两委”支持下,团队通过前期活动,招募了一批村上学生志愿者,担任调查问卷的“敲门员”“翻译员”。服务团队共调查有效问卷114份,并已形成调查报告,对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七)跟踪指导,转变理念

服务团队于2023年7月前往凉山州甘洛县开展了“三区”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为推动项目可持续开展,撬动居民参与,服务团队在普昌镇、新市坝镇、田坝镇等点位开展调研,并就培育镇级社会组织、村社区社会组织、包装微项目、链接微基金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树立新理念,积极争创一流

经过一年的陪伴,甘洛县民政局、普昌镇、眉山村等的社会工作理念有了较大提升,内生动力得到激发。2023年11月,甘洛县在专家团队指导下,积极主动申报了四川省2024年城乡社区治理“特色创优”工程项目,从以往“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同时其对项目化思路有了深入了解,普昌镇正积极培育镇级社会组织、村社区社会组织,并结合在地需求包装微项目、链接微基金等发动村民共建幸福家园。

(二)营造新氛围,倍增社工队伍

服务团队与甘洛县民政局积极配合,邀请社会工作专家通过线上平台,为全县社会工作者提供考前辅导培训。2022年全县报考社会工作者考试的人数达52人,通过人数为3人。2023年6月,全县报考社会工作者考试人数达134人,通过人数为28人,报名人数、通过人数达历年来最高。

(三)提供新服务,提升治理效能

服务团队为当地社会工作者持续赋能,以问题导向为端口,精准问需、精准施策、精细赋能。在此过程中加强了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能力,为更好地提供居民服务、开展居民工作、解答居民诉求、化解居民难题等提供了专业技能支持。在核桃产业、彝族刺绣服饰产业、金荞麦产业,以及当地文旅资源开发、特色文化场景打造等方面,广泛链接资源,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帮助当地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和产业组织,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腾飞。

(四)塑造新形象,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在开展好服务的同时,还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中国社区报》、《公益时报》、成都理工大学官网等进行推送,大大提升了甘洛县“三区”计划的社会关注度。 bo2Lj6fsOVKZlgocp6rgzjKnYjW/zkAQLtBK1WgF1t5LPusyKWsMc3W/CrL1IK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