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逐步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转型。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则依托数字技术迅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数字人才作为连接技术与产业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还促进了产业间的融合与升级,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字人才的培育与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数字人才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力量。在传统产业领域,数字人才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制造业为例,根据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持续深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超过3.2万亿元人民币,培育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150家。中国累计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40%,全年新增11家,占全球新增总数的52.4%。此外,还累计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数字人才的技术实力,而且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人才还推动了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2023年,中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2%和79.6%,与2019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2.1和9.4个百分点。如图4-3 所示,这一趋势也反映了数字人才在推动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4-3 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数据来源:国家数据局)
在新兴产业领域,数字人才更是创新浪潮的主力军。他们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催生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以人工智能为例,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数字人才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中国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加强网络、平台、安全等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加速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渗透和融合。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数达337.7万个,同比增长46.1%;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24个,较2022年末提高7.6个百分点;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8.05亿人,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46.6%;5G虚拟专网数量超3万个(见图4-4)。这些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同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图4-4 2020—2023年5G基站和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数字人才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和运营,推动了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比例显著提升。他们利用对平台的数据分析和优化能力,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通过这些努力,数字人才正在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们的技术专长和创新精神,将继续增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数字人才不仅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更是市场活力的源泉和新兴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数字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以其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为劳动力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见图4-5)。
图4-5 2013—2021年软件从业人员数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年末就业人数达到了645万人,与2013年相比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这充分展示了数字产业在扩大就业规模方面的潜力。
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达到了809万人,同比增长7.4%,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也预示了就业机会的显著增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业在工资总额方面也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8%(见图4-6)。这不仅体现了数字人才的经济价值,也进一步证实了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预计到2025年,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深化发展,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人才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佼佼者,不仅掌握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更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业能力。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通过创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等方式,不断开拓数字经济的新领域。
图4-6 2020—2021年软件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杭州为例,其作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先城市,凭借在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吸引了大量数字人才汇聚。这些人才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前瞻性的思维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创办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还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辐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数字人才的集聚,不仅促进了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更催生了创新创业生态的蓬勃发展。在杭州等数字经济高地,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这一体系通过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为数字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和发展空间。同时,创新创业生态的形成还促进了知识共享、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进一步激发了数字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业热情。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环境中,数字人才得以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数字人才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工具,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控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运营成本。他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预测和可优化。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数字人才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网络,实现了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大幅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了维护成本。
同时,数字人才还推动了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他们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变化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零售业为例,随着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和智能零售系统的广泛应用,传统零售业的生产效率和顾客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