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采集到的文本数据量较大,上文都是从数据的各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而为了得到更简洁明了的结果,本书在CiteSpace软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词云图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词云图是在分词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的,是一种将文本中的高频词汇提取并以有趣、高效、新颖的方式呈现给阅读者的一种数据可视化工具。通过观察词云图,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和归纳出在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领域的现状。因此,本书根据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及其中心性制作了词云图并进行整体分析。
本书通过对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基本特征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关键词时区图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文献数量和主题方面,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的相关研究重点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流通数字化过程不断推进,从最初的单一的农产品流通演进到更为细致的流通效率、流通渠道,然后到数字时代的产业交叉。而在整个过程中农户收入都是研究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落脚点,且不因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每一个阶段都与其他热点关键词有着独特的结合方式,这一点也从农户收入的聚类关键词所包含内容得到印证。因此,数字经济、农产品流通、农户三个主题的研究数量始终是领域内最多的,且可以预料在未来仍将保持这一趋势。
第二,在作者、机构和国家合作网络方面,虽然部分学者已发表多篇文章,国内外逐渐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研究团队,但大部分学者之间的合作还是较为松散的,跨机构合作少。就国家方面而言,中国与美国的文献研究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共有的特性:①中美两国有着成熟而庞大的互联网体系,两国的数字技术更为先进。②中美两国的商贸流通业十分发达,相关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且在全球商品进出口总额方面中美两国长期居于前三位。③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本身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培育就较为成熟。但是另一方面,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侧重点略有差异。国内学者倾向于研究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农户收入的宏观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产业间的交叉融合。而国外学者倾向于研究领域内每个个体的具体优化过程及全方位的影响,并善于借助第三方来完善研究。
第三,在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的研究领域,其关键词共现结果主要包括数字经济、农产品流通、农户收入、数字普惠金融等主题。学者们通常从这几个核心方面入手,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借助各种中介因素,不断由中心向外扩散,且在有意识地寻找产业间交叉融合点,形成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这些主题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分析领域内关键词聚类结果可以具体验证这一过程。比如在聚类农户收入中包含的互联网使用就证明了农户收入研究内容中,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热点。同样地,聚类数字经济中的交互效应、数字化转型,与聚类商品流通中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也展现了相似的研究现状。这种在大样本中普遍出现关键词聚类相互交叉的现象,也构成了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研究更进一步的重要基础。
首先,在数字经济、农产品流通与农户收入三者交叉的研究领域中,虽然近些年国内也有学者开始将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业联系在一起对农户收入进行研究,但是总体上国内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更多的还是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探索数字经济新的表达形式,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拓展点,同时联合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揭示新的结合点与农户收入之间作用的关系,在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的网络上开发新的节点。
其次,在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耦合促进农户收入的研究方面,现有文献绝大多数都为理论研究,缺少有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因此,国内学者在进行领域内的研究时应该更加注重对于数据的挖掘和使用,并通过使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和稳定性检验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更具可信度的研究。
最后,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国不断强调产业的转型和持续高质量发展,文献计量的结果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所以,能够有助于国家结构性改革的数字化转型、新发展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对传统农业、流通业的数字化改革与交叉融合也应更加遵循现代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