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但侧重职业性和应用性。它旨在培养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实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为涵盖多个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层次,主要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应用型本科和师资型本科,前者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后者关注“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是高层次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书研究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为主。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本书所研究的专业群特指由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大类计算机类中计算机类的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主要研究的是以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构建的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应用专业群。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才是一个多元化且关键的群体,他们在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所研究的数字人才是指具备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技能和其他复合型技能的人才。他们不仅具备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领域的知识,还具备敏锐的数据思维,能够利用数据分析解决复杂问题。同时,他们也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发展的“主力军”。
本书所研究的数字人才包括数字产业化人才和产业数字化人才。数字产业化人才和产业数字化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两类人才。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社会对这两类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为数字经济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产业化人才是指在数字经济领域,专注于将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形态的人才。他们通常具备深厚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技能。这些人才是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数字产品与服务不断迭代升级的关键力量。他们不仅关注技术本身的进步,还致力于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通过打造数字产业链、建立数字生态系统,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数字产业化过程中,数字产业化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通过研发创新,推动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他们还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判断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此外,数字产业化人才还注重跨领域融合,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数字化人才是指在传统产业中,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的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行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熟练掌握各种数字技术和工具,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制造系统等。这些人才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产业数字化人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管理理念,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同时,他们还注重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搜集、分析大量业务数据,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产业数字化人才还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推动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书所研究的数字人才培养体系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优势,构建旨在培养具备数字技能、创新思维和跨领域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性教育模式。该体系通过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构建符合数字经济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平台及质量评价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和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