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页岩气开采的范围与概念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它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可广泛应用于发电、燃油和化工生产等领域。

我国页岩气富集规律独特,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层系多、类型多、分布广,自下古生界至新生界10个层系中形成了数十个含气页岩层段。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主要发育海相页岩,其中上扬子地区及滇黔桂地区海相页岩分布面积大,厚度稳定,有机碳含量高,热演化程度高,我国已在川渝、滇黔北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石炭—二叠系主要发育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页岩,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地区南部和滇黔桂地区发育程度最高,页岩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较高,页岩气储量丰富。中新生界陆相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含油气盆地中,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偏低,页岩气层位多。按照大地构造格局和页岩气发育背景条件,我国页岩气被划分为南方(包括扬子板块和东南地块)、华北—东北及西北三大页岩气地质区。我国对石油天然气源岩的系统研究已经有几十年,对其分布规律的了解较为深入。近年来,我国通过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探实践,虽然基本确定了含气页岩层段的含义,并对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含气页岩层段进行了划分,但学界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近年来,我国页岩气行业发展迅速,页岩气产量现已位居世界第二。我国自然资源部在2020年公示,我国首个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FL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突破300亿立方米。

页岩气开采涉及在地下深层页岩层中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活动。这些页岩层通常位于地质构造特殊、富含有机质的区域,因此,其开采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页岩层的深度、厚度和地质特征,主要集中在地下深层的页岩层中。地域上,全球范围内的页岩气开采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美国的阿纳达科盆地和阿巴拉契亚地区是知名的页岩气开采热点区域。页岩气开采范围和方法受到地质条件、技术水平以及环境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探矿和勘探是首要的步骤。这涉及对潜在页岩气层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测和实验室分析,以确定地层的含气性和可采性。通常,水平钻井和体积压裂是主要的开采技术。水平钻井通过在地下水平方向打造井筒,能够更充分地开采页岩气。而体积压裂则利用高压液体将岩石裂解,释放出嵌藏的天然气,使其能够流向井筒并被采集输送到地表。开采页岩气不仅牵涉到技术层面,还须综合考虑诸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地质地层特征、社区关系和安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尤为重要,因为水是开采者在压裂过程中使用的重要介质,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水资源污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规范操作是确保开采过程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重要保障措施。监管机构严格的标准在确保环境安全和社区人员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页岩气开采的过程中,工程团队需要考虑地质地层特征、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天然气收集和运输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开采这种资源,确保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并保障社区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总体而言,页岩气的开采涵盖了从地质勘探到实际采集天然气的全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开采者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术,以确保安全高效地获取这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 k+uJghRxhjM0lf9vbdApd+O2gCbaAD5tXeYqC4GXdamBTnQfwSgKV/ok7WLQ+M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