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转变。当前我国正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关键环节。深入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涵,全面分析和解决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方位、重大意义、前进方向、目标任务、根本要求和推进路径等,对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协作配合,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要坚持协调发展,突破乡村振兴瓶颈;要坚持绿色发展,提高乡村生态价值;要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乡村振兴空间;要坚持共享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躬身入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陕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通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补齐短板、提高效率等一系列措施,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宜居宜业和美陕西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陕南,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形成了独特的“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陕南地区凭借独特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践行“两山”理论的实践路径,整合各方资源,以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指导产业发展,走出一条“生态+特色产业+旅游”的乡村振兴道路,在生态转型、环境保护、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农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本书以陕南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分析框架,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建设、乡村治理以及农民生活富裕几个方面对安康、汉中、商洛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进行提炼,对于全国同类地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陈晓莉 教授
西安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