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相似特征的个体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同群效应,群体内某一个体的行为或决策会受到其周围同群者行为或决策的影响。本书基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将同群效应引入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研究中,探索微观企业主体之间创新投资行为的相互影响作用、内在影响路径及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检验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及内在规律

企业所处的环境信息化和网络化特征愈加突出,进而导致企业的财务决策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同行业企业间往往存在着创新投资行为互动。创新投资行为的这种互动影响与同群效应的特征相契合。因此,本书试图探究:①企业之间创新投资行为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与带动进而形成同群效应;②如果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存在同群效应,那么具有何种传导规律或方向;③从信息传递视角看,基于企业信息势位或信息披露质量的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是否具有差异性表现。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明晰企业之间创新投资行为的相互依存状态。

(2)探索并刻画同群效应下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传导路径

本书将在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存在性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之间创新投资行为的传导路径。首先,管理者是企业创新投资的重要决策者,其行为意向对于企业是否跟从同群企业的投资行为有重要影响,管理者注意力在企业战略决策中至关重要,本书将探究同群效应下管理者创新注意力在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对该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把握企业之间创新投资行为传导的关键节点。其次,管理者特征和行业特征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具有差异性影响,本书将进一步基于管理者特征和行业特征考察管理者创新注意力在创新投资传导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效度差异。

(3)探究社会网络关系对同群效应下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路径的影响

企业之间的社会网络可以提高信息交流速度和资源获取效率。连锁董事和连锁股东所形成的连锁关系及管理者通过校友和老乡所形成的人情关系是企业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内容,连锁关系和人情关系对企业创新信息交流和资源获取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可对管理者创新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本书结合社会网络关系相关理论,从焦点企业信息和资源获取渠道视角入手,探索以连锁董事和连锁股东为代表的连锁关系,以及以校友关系和老乡关系为代表的人情关系,对同群效应下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路径是否具有调节效应以及调节的作用点。

(4)考察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的经济后果

创新投资同群效应在创新产出环节产生何种经济后果和发挥何种作用机制才有助于深化创新投资同群效应的研究价值?首先,本书将探索创新投资同群效应是否有助于企业增加创新数量以及提高创新质量,以厘清企业之间创新投资环节的相互影响与带动在创新产出环节的效果。其次,探究创新投资同群效应在增加企业创新数量及提高创新质量的过程中,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所发挥的具体作用。最后,进行异质性分析,检验不同行业竞争程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下创新投资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何种差异。

1.3.2 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1)文献研究法

围绕本书的研究主题,借助中国知网、Emerald管理学、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以及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网络文献搜索渠道,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社会网络关系等领域内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在对文献归类和分析后,发现将同群效应应用于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学术空白点,同时基于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提炼出本书的研究方向、具体研究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最终形成本书的研究框架。

(2)归纳演绎法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组织学习理论、高阶梯队理论、注意力基础观和嵌入性理论等,进行归纳总结和逻辑推演。通过归纳演绎,洞悉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存在的内在逻辑和传导规律,厘清同群效应下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传导路径和关键传导节点,以及社会网络关系在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明晰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的经济后果。一方面,从理论上明确本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可行性;另一方面,严密推导出本书的研究假设,提升相关理论的应用价值。

(3)实证研究法

结合本书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或重要方法主要包括:

①同群企业识别方法。如何辨识、选用科学标准确定合理的同群企业是本书的研究基础和重要问题。在关于同群效应的研究中,同群企业的界定通常依据与研究对象行为表现相似的群体特征进行划分。本书认为,企业创新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以行业为标准界定同群企业,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同行业中其他企业创新投资均值度量同群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并考虑到创新投资在行业内传导需要一个过程,将同群企业创新投资行为指标滞后一期。

②管理者创新注意力测度方法。为了更为稳健的测度管理者创新注意力,本书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考虑到管理者注意力会外化在其行为偏好上,从而设计多个指标从多角度反映管理者与创新投资相关的偏好(主要应用于第 4 章);二是采用文本分析法,以年报“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未来展望”部分作为高管创新注意力变量的原始文本分析材料,运用Python软件的“Jieba”分词模块计算每个样本企业与创新相关的关键词字数占“未来展望”部分文本总字数之比,以此作为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的度量指标(主要应用于第 5 章)。同时,本书对两种方法互相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结论一致,表明这两种测度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的方法是可取的。

③传导路径模型构建方法。创新投资行为的传导是一个复杂过程,如何将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和主要路径抽象出具体模型并完成检验,是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本书的解决思路是抽象出那些对传导过程具有阻断能力的关键环节设计成中介变量,形成概念模型,随后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具体来看,企业传递的创新投资相关信息需要企业管理者去辨识和筛选,在此基础上企业管理者产生创新注意力,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决策,因此在企业之间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过程中,管理者创新注意力具有阻断或延续作用,本书将其设置为中介变量。考虑到结构方程模型能够清晰地刻画变量间的影响路径,因此,本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用于同群效应下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路径检验,同时,用三步判定中介效应的标准进行路径的稳健性检验,并判断中介变量发挥的是完全中介效应还是部分中介效应。

④内生性问题的解决方法。研究同群效应主要考察的是群体行为是否影响到个体行为,同时该个体是群体的其中一个部分,内生性问题不可避免。考虑到同群效应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主要来自反向因果关系,本书首先将同群企业创新投资变量滞后一期,以解决反向因果关系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同时,以同群企业股票特质收益率作为同群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工具变量来排除行业创新投资共识或宏观政策冲击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此解决行业共同因素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此外,本书还采用Heckman二阶段法来解决样本选择偏差造成的内生性问题。 IhO2mggnqGQcOcjhPvWT/A1IP8W1IiXbxAsM83/puzi58BTHnNSoxrCPAvl0Gq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