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多个关键概念,如创新投资行为、同群效应、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社会网络关系等,为增强本书的可理解性和可读性,本部分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
(1)创新投资行为
Schumpeter(1912)首先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并将创新视为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主要要素 [10] 。通过生产条件与生产要素的组合,他将创新划分为五种类型:开发新产品(产品创新)、运用新的生产方法或流程(工艺创新)、开拓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市场创新)、寻找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资源配置创新)和构建新的组织形式(组织创新)。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同时直接面对市场,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并通过创新活动予以响应,最终以创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实现创新的价值 [11] 。因此,本书所指创新投资行为主要围绕企业产品创新展开。在各项创新要素中,创新投资作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直接推动因素,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企业创新活动不确定性较高,在经历复杂且高风险的创新过程后,创新产出可能无法直接体现企业的创新意图,而创新投资行为是企业可控并能够体现企业意图的,所以本书主要考察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特征。
(2)同群效应
同群效应(peer effect)的研究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指个体因与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群体发生相互作用,其行为或决策会受到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的影响,通过群体内个体间交叉互动而产生社会学习 [12] 。同群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决策的不确定性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参与者的信息获取程度不同,在难以获得完备信息的情况下,经济行为的不确定性将会更高。为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具有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可能会模仿或学习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决策,进而使得群体内各主体的决策趋同。同群效应体现出个体在面临市场选择时,所做出的决策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会参考所处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决策,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近年来,同群效应的研究逐步延伸至经济和企业管理领域,相关文献通常将企业财务决策同群效应视为在行业、地区等一定可比范围内,企业财务决策的内生互动过程,企业间财务决策相互影响,从而表现出趋同的特征 [7,13-15] 。
(3)管理者创新注意力
Simon(1947)首次在管理学中引入注意力这一概念,他认为管理者决策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配置其注意力 [16] 。从内容角度来看,注意力可以解释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时占据管理者意识的重要刺激因素 [17] ;从过程角度来看,注意力是管理者将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配置在与决策相关的影响因素的过程 [18] 。Ocasio(1997)在Simon(1947)的基础上对注意力的表述进行了延伸,将注意力定义为决策者对议题和答案的关注、编码、解释以及集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其中,议题指基于对环境的理解而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机会和威胁等;答案指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如建议、惯例、计划、项目和流程等 [19] 。注意力基础观将企业视为注意力配置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管理者的认知和行动取决于管理者所处的特定环境。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管理者注意力会被配置在与决策相关的特定信息上,并对管理者权衡进一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20] 。本书参考Chen et al.(2015)和吴建祖等(2016)对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的定义 [21-22] ,将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界定为管理者在创新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上对注意力配置力度的大小。对于企业创新投资行为而言,管理者对同群企业的关注即为其创新注意力的一种体现,同群企业创新投资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管理者认知产生刺激,引起管理者创新注意力的配置。
(4)社会网络关系
社会网络关系是个体基于某些社会关系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23] 。企业是所处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通过网络中的各种关系,企业与网络中的其他结点产生联系。企业社会网络关系涵盖企业和客户、供应商、银行、媒体等多重关系,其中,以连锁董事和连锁股东为代表的连锁关系,以及管理者通过校友和老乡建立起来的人情关系是企业社会网络关系的重要内容。根据高阶梯队理论,通过董事兼任和股东同时持股多家企业所形成的管理连锁关系和投资连锁关系可对管理者创新投资决策进行干预,管理者之间基于学缘或地缘而形成的校友关系和老乡关系也可对管理者创新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具有连锁关系和人情关系的企业之间联系更为紧密,能够通过共享或合作强化企业之间信息和资源的传递,对企业创新信息交流和资源获取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因此,本书从企业社会网络关系中抽选出对企业创新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连锁关系和人情关系,考察以这两类关系为代表的社会网络关系在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传导过程中的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