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大数据与保险结合的应用场景

保险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新型化、普遍化特征,保险要实现对风险的精准把控,更好地发挥其损失补偿、风险转嫁功能,就需要与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

2.2.1 大数据与社会保险

2.2.1.1 大数据助推社会保险服务精细化

社会保障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服务核心是人民的需求。围绕人民的切实需求,直击社会痛点是社会保障体系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目标。社会保障机构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搭建技术中台、业务中台、AI中台、数据中台,从优化缴费途径、拓宽社保类型、到简便投保方式等方面,以数据赋能贯穿社会保障全过程,切实推进社会保险服务精细化转型升级。

全国各地也在不断通过试点,探寻大数据与社会保险的融合。2021年,江西省基于大数据,以生物识别手段打造“静默认证”,全省有258万老年居民享受到了“无感知免打扰”认证服务。“大数据精准定位+生物人脸识别”技术令录入对象无须做配合动作便可自动认证完成,使得在认证周期内的群众免于传统认证方式带来的不便,极大地为高龄、患病、失能群体提供了便利。

2.2.1.2 大数据提高社会保障效率

大数据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社会保险体系运作的时空壁垒,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社会保障模式更趋于多元化,同时居民可以享受到的社保资源也趋向普惠化。在数据平台的加持下,社会保障呈现多层次、多功能、跨地区、跨平台新特点,社会保障体系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大数据平台推出后,居民可以通过“掌上12333”或支付宝等App一键了解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全流程,极大地节约了手续成本,同时促进了劳动力的流转。山东省青岛市基于大数据分析,打造“工伤保险智能一体化服务”,可以实现工伤远程取证、智能远程鉴定、职业病或工伤的远程同步认定,提供了跨地区、高效率的社会保险服务,解决了以往工伤认定久、取证难、赔付流程慢等一系列问题,全面提升了社会保障运行效率。

2.2.2 大数据与商业保险

2.2.2.1 定位需求,挖掘客户

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保险企业精准识别保险需求,还能激发客户的潜在保险需求。由于成本、人力、回报等问题,传统商业保险公司往往忽略了带病群体、老年群体、下沉市场的需求。这些群体较难有效参与保险。在大数据赋能下,保险公司可利用大数据为客户精准画像,准确定位客户需求,开展个性化保险定制服务。客户则可根据自身保险需求、经济状况在互联网平台实现灵活投保。在解决了传统保险服务成本高的问题的同时,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群众的保险意识,提高了保险的可获得性,进而提高了保险覆盖率、丰富了保险保障层次。

2.2.2.2 开发险种,优化产品

大数据可以激发保险企业优化并创新保险产品体系。如在农业领域,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精细预测模型,突破以往农作物因病、因灾的受损不规律性,以及牲畜成长周期不定性等问题,解决巨灾快速理赔难题,通过保险科技拓宽承保风险类型,以保险的广覆盖助力乡村振兴。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大量财产保险公司基于大数据精算模型,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精准监控气候变化异常区域,对特定地区的极端天气进行预测,并推出预防措施,有效地防范了气候变化风险,实现了大数据背景下的“损失补偿”到“风险减量”的转型目标。

2.2.2.3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传统保险企业业务过程涉及推销、投保、核保、承保、定损、理赔等流程,由于代理人素质参差不齐、保险合同术语晦涩、被保险人真实情况难以了解等因素,传统保险经营具有成本高、耗时久、逆向选择与保险欺诈严重等弊端。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各家保险公司都加速推进自身数字化转型。App日益成为保险公司与用户形成消费关系、增进用户黏性的重要渠道。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特征、习惯以及偏好,分析和预测客户需求,为寻找目标客户以及推出个性产品奠定重要基础。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保险公司可以极大节约人力成本,略过代理人与转化客户层面实现保险公司与目标对象的连接,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同时,通过大数据可以促进用户与保险公司的互惠互融。用户通过App可以一键式了解保险合同条款,保险公司也可以基于大数据、信用评级、机器学习等手段对用户真实信息做出判断。大数据将用户与保险公司串联起来,解决了以往的保险欺诈与逆向选择问题,有利于保险市场的绿色稳定发展。

2.2.2.4 精准定价,识别风险

目前,大数据在勘查定损、精准营销、差异化定价、动态保费厘定等方面已有运用。如某家美国的新兴健康险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数据实验室,利用患者的个人数据、诊疗数据、健康数据等理赔大数据,整合形成临床资料库,通过大数据方式对就诊中的疾病化验、治疗、用药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将这套方法运用于健康保险中。通过患者的基本数据(比如年龄和性别、疾病数据、病理数据等),建立多维数理模型,用以区分个体的不同患病风险,利用风险系数来干预用户的行为,通过风险分析来进行产品设计,并据此给患者提供不同的保险服务,为差异化定价的推进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大数据运用场景还出现在了快速理赔和反欺诈方面,借助图片识别技术,将被保险人所上传的照片等证明材料在庞大的数据库里面进行比对,再结合所培植的信用历史进行判断,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这些因素做出精准判断,并且在线完成索赔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保险公司降低了骗保的行为和概率,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 bs9qy1eKhihPWFexJFZMXrnrEKxWzYkqniTEcdlg7YwZ8+CXGIiJXTBrBzo+rc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