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世界卫星导航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成为发展主流

兼容与互操作是国际卫星导航领域从单一GPS到多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兼容是指独立或联合使用多个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增强系统,不给单个系统的导航服务带来不可接受的影响(有害干扰);互操作是指通过使用多个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及其开放服务,在用户层面能比单独依赖单个系统的开放信号获得更好的能力。兼容是互操作的前提,为保证自主知识产权,开放信号的互操作可以在有各自独特设计的基础上实现频谱的相似性,同时实现星座互补、时间互操作、坐标相互转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世界各卫星导航系统一直在加强兼容与互操作国际协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的重要宗旨就是为了增强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全球应用。以美国为例,2007年7月,美国GPS系统与欧洲Galileo系统签署兼容与互操作协议,将MBOC(6,1,1/11)调制信号作为其互操作民用信号;日本QZSS系统的主要功能即是对GPS的区域补充与增强;2019年12月,美国宣布将印度NavlC区域导航系统,在继欧洲Galileo和日本QZSS之后,同视为其“同盟”导航系统。

我国北斗系统也一直注重和加强与世界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协调。2017年11月,中美双方签署北斗与GPS民用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北斗和GPS在国际电信联盟(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北斗B1C和GPS L1C信号实现互操作,用户在联合使用北斗B1C和GPS L1C信号时,无须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中俄成立卫星导航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委员会,已举行 11 次全方位交流协调,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兼容与互操作谅解备忘录、联合声明等成果文件,明确了两系统射频兼容、星座互补。2008年以来,中欧成立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共进行 7轮谈判和多次非正式交流,并在ITU框架下完成首轮频率兼容协调,正在持续开展深入协调。

通过加强兼容互操作,四大全球系统可有效改善观测几何,提高全球任何地区的定位精度,提升全球导航服务可用性。从仿真结果来看(仿真起始时间为 2020年1月 1 日 0 时,仿真步长为 60s,时间为 1 天;PDOP值按 5 度仰角计算,格网点为 5 度×5 度),北斗自身服务性能优良;同时,为更好地提升多系统导航定位能力,北斗系统对GNSS服务性能的提升非常显著。北斗系统对全世界导航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贡献率可达到20%以上。

多系统兼容共用是当下的主流趋势,多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北斗系统倡导与其他系统加强兼容与互操作,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服务能力上来说,北斗系统作为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具备独立提供连续稳定可靠高质量服务的能力,北斗二号自开通服务以来,已连续 7年服务无中断,北斗三号也已连续服务 1 周年。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成,北斗系统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开放、兼容、渐进”发展的北斗,将会以更加优异的表现,成为国人的不二之选。我国由于已经跟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等世界主要系统都完成了兼容共用协调,所以大多数用户设备都是包含北斗在内的多系统应用,用户在很多地方使用的导航信号,都有来自北斗系统的服务。 ZBgj1qUISbymv7doZWfoY+pW+uo2SmJzGij5F6mbriQgxJJFBhpz5AB22YMUbQn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