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与强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国防科技工业必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我国应通过国防科技工业、民用科技工业之间技术相互转移,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利用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优势,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民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民用科技工业优势,参与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以及为国防科技工业配套服务;打破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二元分割体系,破除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之间的管理制度、技术封闭、计量标准等壁垒,最终形成国民经济系统和国防建设系统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017年6月 20 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的军事战略方针,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需求统合,统筹增量存量,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是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
“全要素”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技术、设施、资本、人才、服务、信息等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两大系统之间的相互流通、共享共用;通过打破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两大系统之间的各类障碍,最大限度地实现全部要素军民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生产力和现代化军队的战斗力,实现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多领域”就是要将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体系,实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所有领域、全部行业深度融合;做到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用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民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要“另起炉灶”;通过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
“高效益”就是要从根本上把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工业融为一体,将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植根于国家科技工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共有资源;在军民共建共用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做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多重效益;实现国防经济对民用经济拉动效应的最大化,以及民用经济对国防经济支撑效应的最大化。总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代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和把握,展现了现代国家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新思维、新理念,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正确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