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破除壁垒,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政府放松管制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进入壁垒,这使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各自的边界。管制放松将导致其他相关产业与本产业相互竞争,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随着全球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发生变革,新兴市场高速发展,不断为产业融合创造了外部条件,并将进一步拓展产业融合,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国防科技工业往往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政府放松管制,调整法律、法规,可以消除产业界限,加速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近年来,国家出台大量政策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军工生产和产品研发。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防科技工业的产业壁垒,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利于军工与民用产业的融合,但从产业融合的要求来看,目前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政策环境还存在许多法律法规障碍。因此,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不影响军工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政府投资条例》等法律中突破军民融合限制,规范融合环境,以法律手段监管军民融合的相关问题,这对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至关重要。

目前,在航天运售系统、卫星及其应用、空间站、太空旅游、深空探测和太空资源开发等航天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公司,航天领域成为继互联网之后最活跃和最有希望的创业领域。我们要逐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鼓励创业创新,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要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潜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国有航天企业开展合作,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大型军工企业集团与中小型民营企业之间共建合作创新网络,推动航天事业向民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开放,实现从国家主导向国家引导扶持转变、从国家出资运营向市场化运作转型,全面激发太空经济和太空产业的发展活力,实现航天强国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0kvqLWC2Nm7y5P4ob0ha7s54hfHQeV/Arcr27QBCRz60/VF75BZvtufpCJIo4pj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