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权益融资概述

一、融资与融资成本

(一)融资

融资,英文是financing,从狭义上讲,即是一个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即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解释是: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

(二)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又称资金成本,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资金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使用费用两部分。

资金筹集费用指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种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为一次性支出。

资金使用费用是指使用他人资金应支付的费用,或者说资金所有者凭借其对资金所有权而向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融资成本仅指企业融资的财务成本,或称显性成本、实际成本。除了财务成本外,企业融资还存在着机会成本,或称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把某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而放弃的所有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机会。

融资成本具有以下性质:

(1)融资成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金所有权和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是企业使用他人资金而花费的代价。

(2)融资成本具有一般成本的基本属性,即都是资金耗费,其一部分计入成本费用,相当一部分则作为利润分配处理。

(3)融资成本的基础是资金时间价值,通常还应包括投资的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根据金融工具法律性质的不同,企业融资方式可分为股权融资(或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或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指企业采用内部出资、政府投资、吸收直接投资、吸引投资基金以及公开向社会筹集发行股票等方式,通过出让企业的股权来引进新的股东以满足融资需求的经济活动。债权融资则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方式以企业负债形式借入所需资金,并按时向债权人还本付息。债权人一般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创业企业风险较高,因而更多地依靠股权融资方式筹集发展所需资金。因此,下文将就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着重展开介绍。

二、权益融资

权益融资(equity finance)是通过扩大企业的所有权益,如吸引新的投资者、发行新股、追加投资等来实现,而不是出让所有权益或出卖股票。权益融资的后果是稀释了原有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权益资本的主要渠道有自有资本、朋友和亲人或风险投资公司。权益融资具有如下作用:

第一,权益融资筹措的资金具有永久性特点,无到期日,不需归还。项目资本金可以保证项目法人对资本的最低需求,是维持项目法人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第二,没有固定的按期还本付息压力,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项目投产运营后的实际经营效果而定,因此项目法人的财务负担相对较小,融资风险较小。

第三,它是负债融资的基础。权益融资是项目法人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它体现着项目法人的实力,是其他融资方式的基础,尤其可为债权人提供保障,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

三、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1)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这种分类方式按照资金是否来自企业内部来进行划分。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体包括三种方式:资金、折旧基金转化为重置投资,留存收益转化为新增投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外部融入资金用于投资。一般来说,外源融资通过金融媒介机制形成,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形式实现。

(2)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这种分类方式按照资金使用及归还年限进行划分。

短期融资,一般是指融入资金的使用和归还在一年以内,主要用于满足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包括商业信用、银行短期贷款、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经营租赁等。

长期融资,一般是指融入资金的使用和归还在一年以上,主要满足企业购建固定资产、开展长期投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长期贷款、融资租赁等。

(3)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按企业融入资金后是否需要归还来划分。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融入资金后,无须归还,可长期拥有,自主调配使用,如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所融入资金是按约定代价和用途取得的,必须按期偿还,如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所取得的资金。

(4)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按照企业融资时是否借助金融中介机构的交易活动来进行划分。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不经过金融中介机构的交易活动,直接与资金供给者协商借款或发行股票、债券等来融资。另外,政府拨款、占用其他企业资金、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等都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

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地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包括银行借贷、非银行金融机构租赁、典当等。

四、股权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方式可分为私募和公募两种。就中国而言,私募方式主要包括创业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也称风险投资基金,场外发行与交易市场等渠道。公募方式则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募集资金。

对创业企业来说,其发展前景不明朗,面临的风险较大,难以通过公募方式募集资金,因而更多地依赖私募方式,也即主要依靠创业投资基金。关于创业投资的概念,业界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全美创业投资协会(NVCA)认为,创业投资是由专业投资者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性资本;欧洲投资银行认为,创业投资是为形成和建立专门从事某种新思想或新技术生产的小型公司而进行的股份形式承诺的投资;美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指出,创业投资是指对不能从股票市场、银行或与银行相似的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本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教材认为,创业投资是指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投资于创业企业,并通过参与企业经营来扶持创业企业成长,以期分享其高成长带来的长期资本增值收益。其具有三层含义:①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非创业企业的投资;②不仅提供资本金支持,而且提供特有的资本经营等增值服务,以区别于单纯的投资行为;③在企业完成创业使命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的资本增值,并进行新一轮的创业投资,以区别于那种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红利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一)天使投资者(business angel)

天使投资者直接将个人资本投资于新创业企业。天使投资者的原型可能是大约50 岁、具有很高收入和财富、受过良好教育、作为创业者很成功,而且对企业初创过程感兴趣的人。

天使投资者很有价值,因为他们愿意进行相对小额的投资。这使仅需要 5 万美元的初创企业能获得权益融资,而不是多数风险投资家要求的最低 100 万美元投资。

但是天使投资者很难寻找。大部分天使投资者仍然不为人所知,他们私底下通过介绍人来筛选创业者。为了找到天使投资者,创业者应该分散地利用自己的熟人网络,看是否有人能给予适当引荐。

有一些组织起来的天使投资者团体,如美国天使联盟(Band of Angles),这是一个拥有 150 位前任或现任首席执行官与创业者的团体,为初创企业提供建议和资本。天使联盟成员每个月都要聚会,考虑向 3 家初创企业投资。天使联盟位于硅谷地区,已运营 8 年多,对 148 家早期初创企业投资了将近 1 亿美元。

(二)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

风险资本是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新创业企业以及有非凡成长潜力的小企业的资本。因为风险投资行业的盈利特性,也因为风险投资家过去为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功企业提供过融资,如Google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易趣网以及雅虎网站,该行业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但实际上,相对于天使投资者以及需要融资的企业而言,风险投资家仅为很少的企业提供了资本。美国这么多的风险投资家每年仅投资三四千家企业,相对而言,天使投资者则要为约 3 万家企业提供融资。而且,风险投资家每年仅有大约一半资金投向新创业企业,其余投资则投向需要追加融资的现存企业。

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偏好也非常狭窄。例如,2002 年,20%的风险资本投资投向了电脑软件产业。

风险投资家知道,他们正在进行有风险的投资,有些投资将不会成功。实际上,多数风险投资公司预期,只有 15%~25%的投资会获得巨大成功,25%~35%的投资获得一定成功,25%~35%的投资能盈亏平衡,15%~25%的投资失败。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必须足以弥补盈亏平衡企业和失败造成的损失。

然而,对于合格企业来说,风险资本是权益融资的可行选择。获得风险资本融资的优点在于,风险投资家在商业界联系极其广泛,可向企业提供超出投资的许多帮助。合格企业按照与自己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阶段获取资金。风险投资家一旦投资于某家企业,随后投资就会按轮次(round)(或阶段)投入,这称为后续投资(follow-on funding)。

获得风险资本融资的关键是通过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过程,指的是调查潜在初创企业价值并核实商业计划书中关键声明的过程。

被证明适合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应该配合那些与它们共同工作的风险投资家进行尽职调查,以确保他们与企业非常适合。创业者应该提问下列问题,并在接受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之前,仔细审查问题的答案:风险投资家拥有我们这个产业的经验吗?他们发挥非常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管理作用呢?谈判双方的个性特征相互协调吗?公司具有足够多“深口袋”或风险投资业内的广泛联系,以提供后续轮次的融资吗?对于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得到以交换他们投资的我方公司股权比例,他们正进行具有诚意的谈判吗?

(三)首次公开上市(IPO)

权益融资的另一种来源是,通过发起首次公开上市向公众出售股票。首次公开上市是企业股票面向公众的初次销售。当企业上市后,它的股票要在某个主要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首次公开上市是企业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企业上市有许多益处,但它是一个复杂而成本高昂的过程。首次公开上市的第一步是企业要聘请一家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投资银行是为企业发行证券充当代理商(保荐人)或承购商的机构,如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投资银行担当企业的保荐人和辅导者角色,帮助企业完成上市的整个过程。

五、创业企业股权融资的重要性

相较于成熟企业,创业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尤其是一些新兴科技型创业公司,其成长初期资产规模小且无形资产占比较高,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成长潜力,但其未来发展也因此而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创业企业的未来成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创业企业对资本的需求不同于成熟企业。债权融资方式要求企业按时还本付息,对企业的经营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因而更适合于成熟企业的融资需求;股权融资方式筹集的是长期资本,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更能够满足创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吸引新的投资者(尤其是专业的风险投资者)进入,还能够为企业成长带来多方面的助益。

(1)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绝大多数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对未能形成稳定收入的创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创业企业的高风险特质使得绝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避而远之,创业投资较高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则恰好可以填补这一金融领域的空白,而且创业投资的介入降低了从其他渠道融资的难度,使得企业更易于从外部获取发展资金,从而形成与企业经营相适应的合理财务安排。

(2)提供增值服务。股权投资者不同于债权投资者的地方就在于,债权投资者通常不会介入企业经营活动,而股权投资机构则会主动介入和参与管理,并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增值服务。创业投资机构通常拥有成熟的运行机制、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以及广阔的人脉资源,其投资不仅带来被投企业的融资便利,而且能从内部规章制度完善、促进产业合作、推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方面为被投资企业发展提供帮助。

(3)提供社会网络资源支持。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在长期的项目运作过程中,会与政府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复杂而卓有成效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社会网络资源可以帮助被投资企业扩大其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提升其制定战略决策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此外,创业投资机构还可以为被投资企业提供丰富的行业和市场信息,甚至是一定的供应商和客户资源,这些都有助于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创业顾问
名创优品逆势而起

过去几年,零售行业遭遇了电商的重大打击,关店风潮席卷全国,商铺租金的价格以每年 12%的速度下滑。在各行各业转型的当口,零售行业可以说是最水深火热的了。走在街上,到处可以看到清仓甩卖、门店转让的标语。

有这样一家连锁企业却逆势发展。它从零开始,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做到了 1400 家连锁门店,销售额突破 50 亿元,它就是名创优品。走进名创优品的门店,你会发现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唇膏、墨镜、移动电源、小台灯、收纳袋,等等,产品看起来非常精致,让人有购买的欲望;再看看价格,都卖得很便宜,大多数商品的售价为 10~29 元。

设置在前门的收银台前,排起了很长的队伍,结账的大部分人都提着沉甸甸的篓子,里面装了不少产品,门店生意异常火爆。

为什么名创优品的生意会如此火爆?

第一,商品直接采购,省去中间渠道商环节。一家名创优品门店约有 3000 种商品,这些门店的商品绝大部分从 800 多家中国工厂直接定制采购,压缩了渠道中间商成本。

第二,名创优品建立了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对每家门店进销存进行严格的数据管理,并做数据分析,这样就可以找出哪些产品畅销,哪些产品滞销,一旦发现滞销的产品就将其迅速下架。这样,大大提高了商品流转效率。一般百货店的商品流转时间为三四个月,名创优品却可以做到只有 21 天。

第三,狠抓产品设计,打造爆品。名创优品对产品进行精心设计,除了食品外,全部产品使用名创优品的品牌,这样一方面掌握了商品的定价权;另一方面能够根据门店销售情况及时发现产品的问题,随时进行改进,让每件产品都是爆品。比如,在名创优品,10 元一支的眼线笔最为畅销,自名创优品成立以来,销量累计已达到 1 亿支;30 多元一瓶的香水,年销量达到 1500 万瓶……不少产品一次次刷新历史销量纪录。

第四,投资加盟,模式复制。名创优品实行投资加盟的模式,由投资人租下并装修店铺,名创优品进行统一配货、人员培训、陈列指导等服务,投资人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是每年都可以参与营业额分成,并且能快速收回成本,大大提高了开店速度。

名创优品成功的核心在于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了企业运作的效率,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超越其他竞争对手,进而脱颖而出。

延伸阅读
中国式企业股权融资的逻辑

企业的基本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国内企业习惯于做债权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但在经济转型的趋势之下,企业越来越需要股权融资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

股权融资并非上市公司的专属权利,而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掌握的融资工具。仅靠传统融资方式已不再适应目前的产业发展趋势。一方面,新兴产业初期投入大,回收风险大,且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参考;另一方面,大部分新兴产业企业都是轻资产,缺乏抵押物,无法只依靠债权融资,必须更多地通过股权融资来注入资金和资源。

在企业实现IPO之前,要经历数个不同的股权融资阶段,一般分为天使轮、A轮、B轮、C轮、Pre-IPO轮,此外还有种子轮、Pre-A轮、D轮、E轮、F轮等不同说法。

案例
产品创新思维

为什么OPPO的手机一直卖得那么好?分析它的商业模式,可以发现其实也很简单,仍然是传统的打法,如在各大媒体大打广告,请一线明星代言,大规模拓展实体店,建立密集的营销网络,等等。这种打法没有什么新奇的,早在 20 多年前,就有很多企业在这样玩,但那些当年在中央电视台争夺黄金广告位的企业,如今都不知了去向。

如今,在各大知名媒体大打宣传广告的企业,仍然有不少,但很少有像OPPO这样,能够长期占据各大主流媒体,并且产品销售长盛不衰的。如今,OPPO手机已成功跻身国产手机销量榜第二名,这是为什么?其实,OPPO成功的核心在于产品创新,在于抓住客户的需求生产出具有爆品性质的产品。

问题讨论

1.什么是创业?创业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2.创业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创业企业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4.股权融资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章参考文献

[1] MURRAY B LOW,IAN C MACMILLAN.Entrepreneurship: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 [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8,14 (2):139-161.

[2] KIRZNER I M.Compertition and enterprenurship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63-65.

[3] JEFFREY G COVIN,DENNIS P SLEVIN.Strategic management of small firms in hostile and benign environment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 (1):75-87.

[4] KEREN MICHAEL,MILLER JEFFREY,THORNTON JAMES R.The Ratchet: A dynamic managerial incentive model of the soviet enterprise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83,7 (4):346-367.

[5] JEFFRY A TIMMONS.The Founders [M].London: Irwin McGraw-Hill,2002.

[6]巴隆,等.创业管理:基于过程的观点[M].张玉利,谭新生,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计东亚.创业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8]库那提可,韦尔茨.创业成长战略[M].杨玉明,惠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8-29.

[9]房四海.风险投资与创业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0] TERRY J CROOKS,MICHAEL T KANE,ALLAN S COHEN.Threats to the valid use of assessments [J].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Policy & Practice,1996,3 (3):265-286.

[11] CLARKIN J,ROSA P.Entrepreneunal teams within franchise firms [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05,23 (3):303-334.

[12] VANAELST I,et al.Entrepreneurial team development in academic spinouts:An examination of team heterogeneity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6,30 (2):249-271.

[13] LECHLER T.Social interaction: A determinant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venture success [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1,16 (4):263-278.

[14]杨俊辉,宋合义,李亮宋.国外创业团队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9,3 (4):256-258.

[15]陈刚.创业团队风险决策机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16] JAVIER CASTRO,DANIEL GOMEZ,JUAN TEJADA.Polunomial calculation of the shapley value based on sampling [J].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2009(36):17-30.

[17] GARTNER W B.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 (4):696-706.

[18] SHANE S,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 (1):217-226.

[19] KIRZNER I M.Preception,opportunity and profit: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20] OZGEN E.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Information flow,social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 [D].Troy: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2003.

[21] KIRZNER I M.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An austrian approach [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35 (1):60-85.

[22] STEVENSON H H,J C JARILLO-MOSSI.Preserving entrepreneurship as companies grow [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986,86 (7):10-23.

[23] SHANE S.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 (4):448-469.

[24] SHABER KELLY,G SCOTT,LINDA R.Person,process,choice: the psychology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2):23-45.

[25] IRELAND R D,COVIN J G,KURATKO D F.Conceptualizing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y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 (1):19-46.

[26] MORRIS M H.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 Sustainable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s,organizations,and societies [M].Westport,CT: Quorum Books,1998.

[27] KEH H T,FOO M D,LIM B C.Opportunity evaluation under risky conditions: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of entrepreneurs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2,27 (2):125-148.

[28] MCMULLEN J S,SHEPHERD D A.Entrepreneurial action and the role of uncertainty in the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 (1):132-152.

[29] MURPHY G B,TRAILER J W,HILL R C.Measuring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6,36 (1):15-23.

[30] CARMONA R,MOMPARLER A,GIEURE C.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12,32(15):2463-2487.

[31]胡八一.股权激励 9D模型之高新企业股权激励[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0BdFAkJsMAIobLKZs4KtbGcIvd9TWoNT/LoMPQDCuMYeJtxT4v3zg2wpCsliA3m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