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指出,经济发展已由“管理型经济”转为“创新型经济”,再转变为“创业型经济”,由此可见,创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企业层面对创业活动也非常关注,创业活动是实现创业价值的过程。从个人层面来看,创业也是实现个人价值、人生理想和积累财富的有效手段。
虽然创业的概念由来已久,但理论界对创业概念的讨论,由于存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差异,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的概念。 Low (1988)把创业活动简单地定义为新创业企业的创建过程。 Weber (1990)认为“创业是指接管和组织一个经济体的某部分,并且以自己可以承受的经济风险通过交易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目的是创造利润。”熊彼特(1934)则从创新研究的角度出发,认为创业是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和新市场的组合,并强调这一系列的组合行为,会为创业者和整个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Kirzener (1973)将创业定义为正确地预测下一个不完全市场和不均衡现象在何处发生的套利行为与能力
。众多学者从创业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Covin和Slevin (1991)、Miller (1983)、Morris (2001)等学者认为创业(entrepreneurship)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创新(innovativeness)、承担风险(risk taking)、超前认知和行动(proactiveness)。
进入 21 世纪之后,学者们丰富了对于创业的研究,更多地从综合、动态的角度研究创业。 Timmons (2002)在《创业学》一书中定义创业: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该定义讨论了创业机会、创业过程、创业产品(服务)等内容,认为创业本身需要付出努力,付出时间和资金成本,并承担一系列的风险,从而获得金钱回报、个人满足与自主自由等回报。 Baron (2005)在之后发表的专著中,丰富了创业的定义,他强调创业的过程还应扩展到新创业企业创立以后的持续经营上。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的定义,虽然未形成统一标准,但可归结出三大特征
:首先,创新是创业活动的前提。创业活动本身,是对各项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这种配置必须实现更优的生产效率或产出更有利于使用的产品。新产品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如果没有新产品出现,则创业活动必须有新工艺或新方法。其次,创业活动具有收益性,创业的目的是获得收益。创新带来创业活动,促进商业活力与经济增长,创造社会价值和个人财富。在美国这样创业活动频繁的国家,有许多创业企业正逐步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最后,创业活动具有风险性。创新行为本身就包含着风险,资源重新组合的可行性、新技术的可行性、市场盈利的能力,在付诸实施之前,都是理论探讨,在现实中能否实现、新创造出来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同,存在不确定性,创业的风险与收益并存。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支持政策,其目的是降低创业者的风险,提高他们创业的积极性。有关创业概念的不同视角及观点见表 1-1。
表 1-1 有关创业概念的不同视角及观点
创业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握机会的过程,创业所关注的是是否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不在于是否设立新公司。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常勇先生认为:创业不仅包括精神层面的含义——代表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做事与思考方式,而且包括实质层面的含义——代表一种发掘机会,并组织资源建立新公司,进而提供市场新价值。创业活动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通常对资源利用考虑比较多,主要考虑自己能做什么。创业活动则不同,其显著特点是机会导向。机会的最初状态是未精确定义的市场需求或未得到利用或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和能力,机会意味着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意味着潜在的收益。一般来说,创业活动的初始条件并不理想,创业者缺乏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客观的现实迫使创业者思考在较少资源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力量是顾客即市场。因此,创业者必须优先地从市场、从顾客需求中识别和发现创业机会,探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进一步决定了创业活动的顾客导向,这也是创业与发明、创新不同的重要表现。要识别创业机会,就必须深入了解顾客需求,对顾客的需求做细致入微的研究分析。这不同于简单的市场细分,而是要把握顾客的本质需求。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对顾客有深入了解的人,他们创建的新事业往往是对原来工作的升华,是在原来工作基础上的创新,他们对顾客需求的感知是在长期工作中认真思考的结果。
创业的本质是资源整合,熊彼特所强调的“新的组合”本质上也是资源整合。创业活动强调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握机会,这并不是不重视资源,相反,这样的定义恰恰是在提醒创业者必须创造性地整合资源。
资源是人类开展任何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前提,要把握创业机会,同样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源。资源的种类很多,有有形资源,也有无形资源;有物质资源,也有非物质资源。对于创业者来说,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社会关系网络、专长、组织领导才能、沟通能力、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洞察能力等都有可能成为助其创业成功的重要资源。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源,创业者才有可能成功地整合资金、人力和物力,进而为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资源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资源整合可以突破空间、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这也是创业活动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成功地整合资源,创业者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要兼顾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多赢、共赢的境界。
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和顾客导向的实质是创造价值,学者们对创业活动的分类本身也是为了引导创业者关注价值创造。价值创造首先意味着要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透过产品和服务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实质性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人利用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商品知识不充足等特点,做虚假广告,诱导顾客购买,这样做尽管也获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收益,却无法做到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价值创造强调的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强调对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只有突出价值创造的创业活动才有生命力,才更有助于生存和发展。
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特征决定了创业活动必须突出速度,做到超前行动。机会都具有时效性,甚至有可能瞬间即逝。持续存在的事件往往不是机会,至少是创业者无法在短期把握的机会。例如,从人类认识癌症这种疾病开始,人们就知道提供治疗癌症的药品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但能把握这种机会的创业者很少。
在现实生活中,创业者一旦有了创业的想法,往往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付诸行动。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寻求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和严格的预算等,是大企业的做法,并不适合创业者创业行为。创业者善于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海尔电器不是第一家生产冰箱的企业,正大集团早在希望集团之前就在中国大陆生产和销售饲料,联想集团销售计算机之前许多中国人已经在使用计算机,巨人集团推出“脑黄金”的时候人们早就知道保健品是什么,但它们把平凡的事情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取得惊人成绩的背后是创新。这其中有技术创新,更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创业者来说,仅有创新是不够的,但没有创新的创业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创新与变革紧密关联。如果创业者不改变自己长期形成的陈旧思维模式,将难以识别创业机会,也无法做到创新。对于创业者及其所创建的企业来说,创业与发展的过程永远是不断变革的过程。
创业企业是创业活动的载体,创业企业是创业者发现市场机会,搜集各种优势资源,组织特定团队实施创业活动而组建的一个工作组织。《全球创业观察》将成立时间不到 42 个月的企业视为创业企业。美国风险资本协会定义创业企业为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根据伊查克·爱迪思生命周期理论的十阶段划分,创业企业指的是处在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这四个成长阶段的企业。房四海(2010)认为创业企业指处于企业成熟期之前的企业,包括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以及扩张期阶段的企业。
创业企业的行为包括:辨识机会、资源整合、组建团队、提供新产品或服务、创造新价值等。创业企业计划实现的新价值越大,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越高,对创业者的要求也越高。因此,能够良好发展和成长的创业企业,其在战略、战术和企业管理方式上往往具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点
:①创新意识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有很强的洞察力,企业能快速反应并形成企业活动;②成长空间大且快速,高风险下可能获得超高的收益;③企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一旦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可解决的困难,就会很快面临业绩下滑或倒闭的危机;④对外部资源的可控性低,创业企业在支配外部资源时处于劣势;⑤管理结构简单,但运作灵活,企业运转效率较高;⑥核心团队的凝聚力是创业企业的关键,核心团队的解散也是可能面临的较大风险。
一般来说,创业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
(1)大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创业企业技术含量较高,这可以用其拥有科技人员的比例和研究开发的投入比例两个指标来衡量。但其生产规模、固定资产、员工人数和销售额等主要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
(2)盈利不确定性大,面临较大风险。创业企业探索性强,创新程度高,不确定性因素多。与普通企业相比,创业企业投资的成功率往往很低,其投资回报和投资收益是极不确定的,创业企业通常面临较大风险。新时代的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以及新进入者的竞争,都可能使创业企业的经营优势丧失,使得企业难以维持稳定发展。并且,很多创业企业所从事的是新发明、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为基础的研发活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
(3)企业组织结构尚不健全。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之中,但与成熟企业相比还很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激励机制等正处于初建时期。创业企业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管理层级少,公司治理还不完善,处于成长过程中。
(4)产品的市场前景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创业企业开发的是新产品或新服务,新产品或新服务能否被市场广泛接受存在不确定性;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速度加快,被后进入者替代的风险加大。因此,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