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点难点是同时考察收入、财富和消费三个维度,测度中国多维经济不均衡程度,探究三者不均衡间的关联关系以及从机会与努力角度分析经济不均衡的成因。基于归纳、分析、总结国内外已有成果,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国内外研究经济不均衡的文献很丰富,众多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居民经济不均衡问题。研究视角有收入维度、财富维度和消费维度等。与上述研究居民经济不均衡的文献不同的是,本书将收入、财富和消费三者纳入一个整体框架,弥补了以往文献仅从收入、财富与消费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研究的不足。
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本书科学测度了基于收入、财富与消费三个维度的多维经济不均衡。以往研究通过测算收入、财富或消费单一维度的不均衡程度来代表经济不均衡程度,研究视域较为片面,虽然收入不均衡、财富不均衡或消费不均衡都是经济不均衡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并且其成因机制、严重程度、影响后果等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单一维度的分析路径难以从根本上全面、准确地反映真正的经济不均衡状况。因此,本书将收入、财富和消费三个维度相结合,从多维视角来探究经济不均衡问题。
第三,本书清晰地反映出各维度不均衡之间的关联性对中国经济不均衡的影响以及收入、财富与消费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已有的关于不均衡关联性的文献,并没有重点关注过收入、财富和消费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清楚这三个因素在中国居民经济不均衡中的相对重要性,即不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本书通过对经济不均衡的分解,将总体不均衡分解为收入、财富、消费和三者相关性四种因素之和,从而为分析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了依据,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
第四,本书从机会与努力视角对造成中国居民经济不均衡的原因进行新的审视,尤其是对机会不均衡的结构特征(城乡间、性别间、区域间、有无继承间、年龄组间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已有文献大多是关于收入的机会不均衡研究,较少关注财富差距中的机会不均衡问题。本书不仅测度了财富的机会不均衡程度,而且从城乡、性别、有无继承、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年龄组等方面详细探讨了财富机会不均衡的差异,并将努力纳入财富机会不均衡研究,为中国居民经济不均衡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第五,本书采用反事实分析法探讨了再分配政策对经济不均衡的改善效果。已有的关于反事实分析的文献中,甚少有学者将其运用到经济不均衡领域,而本书采用反事实分析方法,从现金转移支付、税收、城乡、教育四个方面探索了再分配政策改善经济不均衡的效果,为提出合理有效降低经济不均衡程度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