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书结合城市经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通过阐述理论观点和理论逻辑,展开本项研究。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国外的城市韧性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社区公共危机知识普及、社区公共危机预防、社区公共危机应对、社区公共危机评估等方面入手,基于文献阅读总结和归纳关于韧性社区发展脉络、韧性社区建设的模式机制、韧性评价体系、韧性能力提升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调查样本社区,寻找重大危机中城市社区的阶段性特征(复合性、多样性、恢复性、可变性、共生性),并进行分类梳理。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获取区域内大量的经济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资料,分析城市社区应对公共危机的影响因素。

一、整体的结构主义方法

综合借鉴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运用“整体(宏观)—结构(中观)—个体(微观)”三层次分析方法,通过认真梳理经典理论,得到分析的思路和工具,同时关注全球和国内时事。在宏观层面,探讨超大城市发展的背景、现状、战略体系与政策创新;在中观层面,探讨生态经济理念下超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在微观层面,探讨超大城市微观主体性的机理问题。

二、典型案例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选取国内外超大城市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点带面,得出超大城市韧性建设的特点——这属于典型案例剖析法的具体应用。同时,将成都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对该城市进行多维度的实地调研,明确了成都市韧性建设的问题,总结提炼出该市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作为第一手资料,为我国超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示范。

三、思辨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

思辨研究是要求研究者在个体理性认识能力及经验基础上,通过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以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思辨研究注重理论、概念和观点总结,强调研究者主要运用辩证法等哲学方法,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思想或理论,它主要包括理论思辨、历史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通过运用个人洞察力和现实经验发现问题,判断各要素的影响关系,估计可能出现的结果。此外,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汇总分析全球超大城市案例,提炼梳理全球超大城市发展的经验,找出相同点和差异点。

四、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从多个层面全方位地分析超大城市的基本构架,属于理论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对超大城市韧性水平的综合测度,以及空间差异、空间聚集特征的分析属于实证分析的具体应用。因此,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 fEPAgxGwEl1Bpbh092jezGJwcTz1cpQiEEqj54Z6S0+7TYz4oRFQWG/JE9Hsndx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