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下社区韧性治理,需要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构建起韧性社区的内涵,明晰社区安全韧性的构成、行为、目标和价值。本书将韧性城市规划理论、灾害治理理论、风险脆弱性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提出社区韧性风险调控原理、治理路径,以及实现社区安全发展的模式。本书中会有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涉及主观与客观、要求与实现、具体与抽象、局部与整体、动态与静态、当下与未来等各个系统,每一步的研究都要求做到坚持系统思维,将管理维度与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建立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法治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全周期管理”体制和机制,有效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点状管理现象,以使整个管理过程凸显整体性、非线性、系统性、协同性、联动性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会提炼出更多的学术价值。
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由此出现的城市病也给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和挑战,这是一个亟待思考的现实问题。新时代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超大化”特性,在增强城市中市场和社会个体适应性、遵循城市整体规模效应递增特性之间,实现治理协同,促进功能耦合。尤其是“十四五”规划实施之际,更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路,助推 2035 年远景目标更好实现。
近年来,韧性理论被引入城市治理领域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特别是随着“韧性城市”“韧性社区”研究与实践的日臻成熟,韧性治理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更具自主性、适应性和变革性的可持续治理思路,为社区应急管理的理念更新和实践拓展提供了新视角。据此,本研究以韧性治理为理论观察工具,采用个案研究法,尝试对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过程中韧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关键挑战及实践转型做出系统性探析,以期对新常态背景下实现社区善治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