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问题更加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日益成为舆论焦点、社会痛点、司法难点。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的司法活动和司法改革,使人民法院处于多元司法观碰撞的中心 。这种碰撞,尤其是在关涉未成年人保护的“百香果女孩”等案件中,加大了法律规则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引发社会公众对职业思维和大众思维,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等关系的热烈讨论。在司法场域,如何处理法律规则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关系,避免裁判结果与实践偏离、背道而驰甚至脱节,是人民法院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法律规则天然具有抽象性以及规制社会的滞后性,从“纸面”到“现实”,如何解释规则,需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引;如何实施规则,需有精准性的对策匹配;如何填补罅隙,更需有宏观性的理念支撑。在实践中,司法政策在前述三个层面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无论是理论界抑或是实务界,对其范畴、运行机理和效果,均缺乏系统化和具象化研究。

因此,“未成年人保护司法政策研究”课题,基于回应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保护新要求新期待的必要性,又缘于弥合司法政策功能价值与研究现状之间鸿沟的紧迫性。我们以“服务国家战略、贯彻落实法律、回应群众关切、重塑少审辉煌”为宗旨,从司法政策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具体之别出发,在对国内外司法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厘清范畴、观照检视,构筑宏观层面的整体“防护林”;同时对涉及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厘定“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言辞证据审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网络交易”“未成年人民事监护”“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职能延伸”八个关涉司法政策落实的重点领域问题开展研究,并分别提出因应之策。我们尝试以建议稿形式,构建既涵盖宏观指引又侧重微观落地的未成年人保护司法政策体系。 iPsc3xvh2AP6RBmv7rf/rMsR7M25h/Kl0fHJqlme8DBF7eajUdKoTHHQwkVkA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