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治未犯”模式

进入21世纪后,虽然各国法律、政策均对未成年人发展提出了美好的理念,但未成年人司法现状并不乐观,童工、人口买卖、性侵、体罚等仍然在侵害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由此,“治未犯” 被认为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出路。2002年,在国际刑法学大会上,与会学者明确指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犯罪低龄化和高发态势,应当从立法、社会和司法体系上形成综合保护、特殊保护,并强化刑罚的威慑作用,通过教育和感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基于此,各国结合实际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司法实践中更加关注预防犯罪。以我国为例,先后多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成为首部预防犯罪专门立法。同时,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强化了妇女权益保护、维护家庭稳定和谐、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夯实了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基础作用。 UiyIZg73fiU3MtIcoQuA72uELzYTNInvsEC70X2tGhLA1XmhbA7Z6NzKIMdM/W5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