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资本要素市场空间整合效应的研究

资本要素市场空间整合会造成什么影响是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区域资本要素市场空间整合或区域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是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空间均衡性的影响;三是区域资本要素市场空间整合对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作用;四是区域资本要素市场空间整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1 经济增长效应

刘培林2005年提出,资本要素市场空间分割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区域间应有的经济联系,区域分化问题日益凸显,抑制了市场化的生产要素配置,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高传伦在2017年基于199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显示,经济增长与资本要素市场分割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持续的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将会抑制经济增长。祝志勇和刘昊在2020年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1—2017年的数据,研究区域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要素市场分割使中部和东北地区企业缺少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生产率的必要资金,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降低了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牛盼强和谢富纪在2008年提出,资本跨区域流动与重组,能够提高区域内资本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陈磊等人2019年指出,包含资本在内的要素跨地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和以经济一体化为中介的间接促进作用。杜两省在2020年考察了创新型资本跨区域流动在不同制度环境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制度环境越好,创新型资本流动的本地和空间溢出效应越显著,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史(Shi)等人2022年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的研究发现,跨城市资本流动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2.3.2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效应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增长、效率提升上,而且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因此,如孙久文在2018年提出的一样,区域经济差距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资本在区域间流动影响了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这势必会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产生影响。一些学者认为,资本流动能够缓解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的不均衡。豆建民2005年指出,中国区域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并且总体上是流向经济增长较慢的省份,这使得各省份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显著缩小。陈燕儿和白俊红在2019年基于29个省份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收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周玲在2020年使用QAP方法,研究了中国省际资本流动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省际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会下降。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资本区际流动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肖燕飞2012年认为,资本跨区域流动扩大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间资本流动规模提高1%,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会增长0.422%。黄文军和荆娴在2013年指出,东部地区资本流动性的增强引起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反而造成了不利影响。钟军委和林永然在2018年基于2000—2013年中国2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的影响。研究显示,资本流动使地区间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强化了区域经济空间的非均衡性。

2.3.3 技术创新效应

中国正处在“新兴+转型”阶段,关键性要素资源的配置权仍控制在政府手中,正如余明桂等人2010年提出的,要素市场分割容易引起企业寻租行为,使企业在不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进而弱化了企业的创新动机。伯拉德(Bollard)等人2016年指出,资本等要素市场空间分割阻碍了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造成不同地区要素边际产出不一致,导致企业的生产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最优比例,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韩庆潇和杨晨2018年认为,过度的要素市场分割极大弱化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抑制了包括资本在内的创新型要素的自由流动,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张臻2018年认为,要素市场分割不仅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使得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下降。王晓芳等人2019年指出,区域资本市场空间整合主要通过规模经济、要素匹配和人力资本积累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黄赜琳和姚婷婷在2020年基于1998—2016年省级层面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要素市场分割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主要通过要素配置效率发生作用。倪嘉成在2020年指出,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程度越高,表明地方政府对资本管制和资源配置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导致资源错配,从而抑制了创新活动的开展。但有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周经和黄凯在2020年利用2005—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分割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研究表明,适度的资本要素市场分割有助于发挥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原因在于,适度的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可以有效阻止高级生产要素外逃,避免优质要素资源被其他地区滥用,进而提高了本地区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2.3.4 环境效应

范子英和张军在2009年的研究中指出,虽然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有了较大减轻,但要素市场分割程度依然较高,要素市场分割导致的激励扭曲,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吴振信等人2012年基于200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在市场分割条件下,要素和资源难以充分流动,导致各地的比较优势无法发挥,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剧了碳排放水平的提高。董(Dong)等人在2012年和邓玉萍、许和连在2013年提出,市场分割限制了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抑制了产业集聚,不利于绿色环保与清洁生产技术在企业间共享,导致环境保护的外部性效应难以发挥。贺祥民等人2016年认为,区域资本要素市场空间整合程度的加深有助于投融资的自由化,有利于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和规模效应的实现,因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污染排放水平。孙博文等人2018年构建了市场分割影响绿色增长效率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基于2003—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了市场分割对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增长效率之间存在U形关系,87%的样本处于对绿色增长效率提升的不利阶段;进一步研究表明,如果能完全消除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将会使绿色增长效率的损失减少2.389%。王(Wang)等人2022年基于2008年至2018年中国215个城市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跨区域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流动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绿色创新机制。研究显示,区域间投资显著提高了资本流入地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在区域间投资和资本流入地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绿色专利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3.5 其他效应

洪勇在2016年指出,地区间资本要素市场整合水平越高,越能将不同地区的产出以资本性的方式进行分配交换,使某地区特定的产出冲击不至于完全传导至消费,因而能平滑该地区消费,进而在跨期总消费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提升居民消费的福利水平。王宋涛等人2017年使用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构建了27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市场分割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要素市场分割随着资本集约度差距的扩大,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王晓芳和谢贤君在2018年认为,资本市场一体化通过规模经济和要素匹配效应提高了要素使用效率,从而对提高就业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周迪和钟绍军在2020年基于构造的条件马尔科夫模型(Markov Model),使用1996—2014年长三角地区66个县市数据,分析了区域资本流动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作用。研究显示,资本跨区域流动水平较低时,低增长城市间俱乐部趋同程度显著加强,区域资本流动水平较高时,高增长城市间俱乐部趋同程度显著加强。许清清等人2020年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三个维度分析了区域资本流动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区域资本流动性越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越大。高波和郝少博在2023年基于2000—2013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的匹配数据,使用渐进多重差分法分析了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在增值税改革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上的作用。结果显示,区域资本要素市场分割对增值税改革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阻碍作用,各种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该结论。 AZeJcwXP+ekq1CCFW6cjcAchHEqdvRCifdYzcXLFlJcbTFomHDZF6tHLzEjBYd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