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源起

早期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理论由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构成。一般训练理论适用于各种运动项目的普遍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提炼并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系统;专项训练理论紧密结合专项训练实际操作,探索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于实践的训练形式。

虽然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区分和理解运动训练的大致类属,但随着运动训练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一体系在研究众多竞技运动项目共同规律的过程中很难甚或不能对不同项目所具有的多样化类别和特征进行分类和概括 。因此,田麦久等人探析了不同运动项目的固有属性所引起的项目间的差异,将运动项目的类属集合命名为“项群”,并将项群训练的基本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这些不同竞技项目的差别滥觞于竞技运动的发展历程、竞赛规则、社会期待等方面。这些差异的存在表明,对不同项目的种类特点进行探析,既能比一般训练理论更加深刻且精确地反映同类项目的特点,又可在专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能加强这两种理论的互融。这将会极大地充实运动训练的理论成果,从而助推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田麦久教授及他的团队依据运动项目的主要特征将运动项目分为以下几个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体能主导类速度性、体能主导类耐力性等。同时,他们进一步分析了每一类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决定因素、运动成绩决定因素及该项群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使不同项群之间运动训练的不同特点和同一项群不同项目之间的特点得以明晰地展现出来。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尽管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日新月异,但其主要研究对象还是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和训练的管理及组织等。不同训练理论都担负着从各自角度解答以上问题的任务。除此之外,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也应作为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把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四方面:①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②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③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④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项群训练理论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之间的共同规律。以项群为基本单位去理解和提炼同类属竞技项目的共同特点,既能够通过远大于一个单项运动实践的视野、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几个或几十个单项运动共同的训练规律,又不会因受到其他类属项目不同特点的约束,而使得一个项群的共有规律无法显现出来。各个项群的专题研究及综合的理论研究从不同项群的构成、竞赛及训练等多个方面揭示了某个项群独有的基本特点。例如,在赛前布置和练习阵型是同场对抗性项群的共同特点之一。

项群训练理论强化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运动训练理论具有鲜明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许多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起来,并应用在运动训练的实践中。项群训练理论致力于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理论的融会贯通。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和应用,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建立了联系。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外延,又是对专项训练理论的开拓。项群训练理论把原有两个单独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得运动训练理论要素更多元化,理论体系逐渐完备,从而助推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和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 jX0vmWgpPe3K1Qgf+SXYpMBKYvftMXoG5RTUo2u8pE0VXfHnHr+Nhx9jnJally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